摘 要: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介绍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并提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各种游戏。游戏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好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游戏作为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综合性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多彩且形式生动活泼。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游戏教学法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小学体育教师所使用,并且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体育教学实践,介绍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并提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一、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概念解读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而游戏教学法通常指的是教师将游戏作为教学手段,按照教学要求和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让学生在一个欢乐愉快的活动氛围中,通过恰如其分的游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顺利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游戏教学法”作为“教学”和“游戏”二者高效的有机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而体育游戏教学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依靠丰富多彩且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来实现,这与常规的体育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常规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主要以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为目标,在于让学生系统学习特定的体育项目内容,并辅以实践、考核方式。但是体育游戏活动则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可以使体育课上得更加活泼生动,在提高个体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活动以其诸多优势而成为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二、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原则要求
(一)目的性原则
游戏主要是服务于体育教学的,就必须和体育教学密切相关。结合教材选择游戏,安排游戏时要考虑到课的目标与任务,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不是单纯地为游戏而做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练习目的,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起到比单纯练习更好的效果。以腿部力量训练为例,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动作要领设计游戏,可以安排小学生学习相对容易的“竹竿舞”或者组织女生开展“跳皮筋大赛”等,这种具有较强目的性的体育游戏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宽活动参与范围,从而使体育游戏更具魅力。
(二)启发性原则
开展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但小学体育教师还应坚持启发性原则,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注重创造性因素,以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颇具趣味性的“画人像”游戏活动。小学体育教师首先选定一个活动圈,然后将一块黑板置于10米外,6个学生分为一组,待教师发出口令之后学生轮换着跑到黑板前, 拿粉笔在黑板上划上一笔后再折返跑,直至形成一个“人头像”。 该游戏改变了传统跑步练习形式,将画图和跑步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新颖有趣,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三)安全性原则
安全无小事。由于体育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而且都需要借助于各种体育器材、道具和障碍开展游戏活动,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较小一玩起来很容易忘记安全问题。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例如,体育游戏道具的材料应以塑料或橡胶为主且高度不宜太高。游戏活动空间应尽量远离尖锐的棱角和器具,以免发生碰撞伤害。
三、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一)角色任务法
只要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就必须进行角色划分,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性格和水平安排不同的角色,并且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学生所承担角色的期望,进而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喝彩。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他人赞扬和自我肯定中越做越好。例如,我们在开展“运球接力”和“看谁传得快”教学时,应该对小学生角色任务的表现情况进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形成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以此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教师通过语言讲解、音乐渲染以及动作示范,让小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体育游戏的规则和过程。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跳单双圈”游戏教学时,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可爱的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的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在操场上布置一条长14cm、宽60cm的“河”,并且在“河”上放置若干个“石头”(圆圈),而在“河”的对面则放置鲜艳的“蘑菇”(小垒球)。然后,由教师采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小学生扮成“小兔子”完成踏“石”过“河”采“蘑菇”的教学任务。
(三)集体荣誉法
集体荣誉作为一种团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其对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体育游戏可以合理利用集体荣誉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舞蹈”“攻守堡垒”游戏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4~5人的若干小组,并给予其一定难度的游戏任务。对取胜的小组进行表扬,使这些小组成员获得集体荣誉感,然后再打乱重组,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以培养其团队凝聚力、坚强的意志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四)启发教学法
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采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可以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搬运”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设疑”:小朋友,這个球需要两人配合运到终点,要求不许用手,又不能让球落地,请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然后“诱导”小朋友进行思考并尝试,从而增进其协同合作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