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陆费逵在我国教育史上较早提出了职业教育问题,他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实利主义教育方针,实利主义教育能使国民自立、可以强国富民,是沟通社会阶层的桥梁;他认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陆费逵从出版界和著作家的职业道德的角度指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从实业家应具备的修养谈到职业教育内容;他还阐述了女子职业教育的问题:为了生活,女子都应接受与本地相宜的、需要的职业教育;陆费逵还是他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关 键 词] 陆费逵;职业教育;实利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女子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48-02
陆费逵(1886-1941),复姓陆费,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母为李鸿章侄女;因其主编《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及创办与经营中华书局而享誉中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他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职业教育理念的教育家之一,也是职业教育实践者之一。
一、职业教育的目的——实利主义教育方针
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陆费逵写了《民国教育方针当采用实利主义》。从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出发,陆费逵提出了职业教育思想。他认为:“夫教育方针,当与国是一致,尤当合世界之潮流,非可尽超轶夫政治也”他的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内容如下:
(一)实利主义使国民自立
陆费逵认为,国民要自食其力必须具有生活的知识,谋生的技能。实利主义不仅仅是做实业,也不仅仅是做手工做图画,这些都是形式,实利主义的核心精神是勤俭耐劳,独立自主。若每个人都这样,则国家进步,社会民主,开启民智。人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要维持个人生活,唯此才能开展其他。他认为,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实利主义教育的优点,取长补短。他说,中国要与英国、法国等国家竞争,必须推行实利主义教育,如若不然,中国将会贫穷且国力衰弱。
(二)实利主义可以强国富民
他说,世界的根本在于财力,而我国的忧患在于贫穷。他认为只有采取实利主义才能增加国力,国民人格才会高尚,才能避免遭遇外来的侵略。强国强兵都需要财力,无财力不可能培养勇武之国民“不足以取胜”。
(三)实利主义是沟通社会阶层的桥梁
陆费逵认为,中国社会的特点是下层人民吃苦耐劳但是缺乏知识,生活能力薄弱;上层民众文弱优柔既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没有生活的能力。必须要解决这两大阶层的对立,否则民众会成为游民,到处是饿死之人。只用实利主义可以使普通人民具有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使优秀人士具备指挥监督的才能。
二、职业教育的地位——与国民教育并重
1911年,陆费逵在《世界教育状况序》中首先提出要重视职业教育,指出:今日我国,亟须注意三件事情,即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职业教育:国民生活之计;人才教育:国家繁荣昌盛之法。总之,没有国民教育则国家根基不牢固;没有职业教育则人民生活困难;没有人才教育则国家没有依靠,,国民没有向导,国家必将灭亡。
陆费逵向来主张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人才教育三者并重。要普及国民教育、增加国民教育;要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培养精英;职业教育要适度、实用。
他在《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于国民教育并重》中提倡人才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指出这两项教育要比国民教育更加急需。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会学生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使资质中等的学生发挥专长,国家就会富强,国民就会富裕。在他看来,不发展职业教育,实业就不会发达,国民必定不会富裕。而同时人才教育、职业教育投入不多但是见效快。必需而可行且高效,这是陆费逵极力提倡兴办职业教育的原因。陆费逵倡导职业教育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看到了职业教育兴盛与实业发达之间的关系。
在清末民初时期,社会上的主要观点是要重视国民教育,陆费逵的主张对打破这种观点和做法起了推动作用,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922年,职业学校被正式纳入北洋政府颁布的学校系统,这个学制还规定,在中小学校增加职业教育课程,各种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这样职业教育也就正式取代了实业教育,并由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实施。
三、职业道德教育——高尚与宝贵
陆费逵毕生从事出版业,因为出版工作者的道德缺乏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他的感触很多。因此,他指出出版工作者應注重加强自身人格和道德修养。他在1922年发表《书业商之修养》中指出,出版工作者的良心不同将产生不同的人格,这个人格可以是高尚的、最宝贵的,也可以是最卑鄙的、最龌龊的。他说,社会上的人们读了出版工作者用尽精力和心血出版的书籍无形中获益匪浅,这个书籍就是有价值的。相反,如果社会上的人们读了诲淫诲盗的书籍,这个书籍就比提刀杀人还要厉害。所以,他认为出版者应心地善良、思想崇高,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的书籍贡献出来。
陆费逵还十分重视著作家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著作家之宗旨》等文中,他指出,社会盛衰,国家存亡,国民人格高下,都依赖于著作。因此,著作家的责任十分重大。著作家的宗旨的是:“涵性情培人格,增知识,造舆论,泯祸乱,促进化。”
四、实业家的培养——常识、技术与经验
他所说的“常识”,是指实业家从事事业应具备的知识,他指出实业家的常识应该是:“书札、算术、簿计、商品、实业地理、应用博物理化、外国语文、普通法规、财政学、经济学,以及手工图画。”这些应该是实业学校所教授的通用课程,以此才能培养出实业家。
陆费逵认为,一般人对自己专业有一技之长尚可理解;但对自己非专业的事情漠不关心是不对的,因为虽不是自己的专业但是也与自己的专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作为实业家,一辈子有很多机会改变行业,甚至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开辟新的产业,新的行业,因而要储备诸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