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议小学数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2017-05-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念与要求,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起源于英国。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如角色扮演、诗词朗诵、旅游观光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都调动起来,有助于他们进行高效的课堂学习。而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新课标教学背景下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真正地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切实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数学知识,更是为了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将数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学生创设出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得到心理的放松,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面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在课前准备的树叶,让他们在纸上将树叶的轮廓画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画出来的树叶大小和真实的是否一样,进而引出“面积”这一概念。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引入教学,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顺畅自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保证。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元素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出生活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故事对小学生有着无尽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就可以投其所好,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有趣的故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故事中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投入故事的情节中并积极地探索解题的办法,从而增强他们参与课堂的意识,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这样的一个故事:“52和53在打架,可是他们两个的个头差不多,力气也差不多,谁都很难打赢对方,这时小数点发现了,就跟众人说他可以阻止他们,并且想让谁胜谁就会胜。大家都不信,小数点只好上台,走到了52中间,突然52就比原来缩小了10倍,只能认输了。就在53骄傲得意时,小数点走到了53中间,这时52已经变回了原来的大小,但是53却缩小了10倍,变成了小不点。经过这样的演示,众人都相信了小数点的话。”这个故事讲到这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小数点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都得到了激发,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切实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好奇多疑是小学生的特性,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探索,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为高效数学教学的实现提供条件。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②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④正方体呢?正方体与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通过这样的疑问与引导,学生就会认真用心地观察,并在得出结论后认真地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分析。这样的问题情境,切实地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欲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组织活动,创设活动情境
  在數学课堂教学中组织活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为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的主要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就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而通过组织数学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内心的潜能与动机会得到有效的激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的内容时,当讲解完课堂的基础数学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运用游戏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找朋友”的游戏。具体游戏规则如下,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几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有相应的小数算式和数字,,每一轮游戏开始时,学生要找到与自己的得数相同的朋友,拉手才算成功,否则则为失败。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与动作的敏捷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采用多种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出合理恰当的学习情境,使其在课堂的学习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从而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保证,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如根.境在情中,情在心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体验[J].华夏教师,2013(4).
  [2]刘娟娟.小情境,大智慧: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价值和原则[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1).
  编辑 任 壮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