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三社联动”模式研究

2017-06-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渐向外围扩展,“新城市人”应运而生,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已日渐引起广泛的关注。鉴于此,从父母和祖辈的心理层面将隔代教育分为两类:自愿型和被迫型。深刻剖析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成因:中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社会转型的压力及家庭结构的转变,,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进而以“三社联动”介入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介入,以适当解决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减缓祖辈的矛盾冲突、改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关 键 词] 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三社联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26-02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都受到现代多元化社会和中西方思潮的影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新城市人”已然走进父母的行列,但由于年轻父母工作繁忙,祖辈们逐渐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由此引发了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
  一、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内涵
  (一)新城市人的特殊性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渐向外围扩展,许多农村被拆迁改建成社区,这也吸引了许多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进驻,政府为了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在新开垦的土地区域或者具有较高经济潜力的地域设立开发区,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二)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定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是指由祖辈代为照料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主要由祖辈照顾孩子,节假日由父母照顾孩子;白天由祖辈照顾孩子,晚上由父母照顾孩子;父母一方不工作,和祖辈一起照顾孩子;全部由祖辈照顾孩子,父母仅在自己工作之余回家看望孩子。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是指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者不愿意照顾孩子,由祖辈代为照顾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
  (三)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的类型
  从父母和祖辈的心理层面,可以将隔代教育分为两类,自愿型和被迫型。所谓自愿型,就是指虽然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不得不将孩子暂时交由祖辈代为照料,同时祖辈都有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再加上经济状况的改善,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因此他们大多数都愿意帮助自己的子女照顾孩子。而被迫型则是指祖辈并不愿意照顾孩子,但是又不得不照顾孩子,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愿意抚养孩子,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违法被判刑、监禁等情况下,导致祖辈心不甘、情不愿地接下照顾孩子的责任。
  二、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孩子人格发展
  随着退休时长的增加,老年人与外界社会的互动越来越少,知识获取渠道的减少使得他们获取新的科学教育观念的渠道也在减少。如果老年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仍然沿用旧的一套教育观念,以经验取代科学,就会在无形中扼制孩子接受新事物的机会,阻碍孩子早期智能的开发。另外,祖辈对孩子在物质满足方面的关注往往多于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使得部分孩子对他人的依赖性过强,从而影响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处境,不利于孩子未来踏入社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和睦相处。
  (二)教育观念陈旧,阻碍孩子智能开发
  老年人往往会由于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阻止他们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低、知识面窄的缘故,没有能力甚至错误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科学性问题。儿童期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是运动、语言等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如果祖辈不能抓住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智能开发和性格培养训练,一些社会性发展所需的技能就较难再被孩子所学习。
  (三)教育理念冲突,易引发家庭矛盾
  在当下信息化的时代,尤其是正处于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这种“二元”变换的地区,大多是祖辈的教育理念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会如传统教育方式那样一味地迁就和纵容,而父母与祖辈又有所不同,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不会只着眼于当下让他们过得舒适,在看到孩子犯错的时候,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这使得孩子容易在心理上对父母产生反感和不满的情绪,进而出现感情隔阂。倘若三代同住在一起,父母正在批评孩子,祖辈却出面袒护时,就会更加重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
  三、城市“新一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一)中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所谓“孝”,就是指为人子女者应该对父母长辈恭敬顺从,在中国数千年处于正统思想地位的儒家,十分推崇孝道,这也就提高了传统家庭对于“孝”的重视。因此在传统家庭中,祖辈认为自己作为家中辈分最高的人,有责任对孙辈進行教育,而父辈也应该听从自己的建议。祖辈这种不愿放低身段,与父母一起商议如何有效教育孩子的态度,加剧了家庭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冲突。在江宁区这片大城市边缘地区,尽管城市化发展迅猛,但传统家庭观念仍残留在大部分祖辈的脑海中,这对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和谐的家庭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社会转型的压力
  社会转型这一历史过程加快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拓宽了人们的就业空间,丰富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年轻父母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愿意背井离乡,前往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去打拼,这使得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和自己的孩子相处,也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孩子的成长,他们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孩子交由自己的父母,隔代教育是他们仅有的一种选择方式。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