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护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

2017-06-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在对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近二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的护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该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品德素养优秀、团队合作和组织纪律较好、实践动手能力能满足社会需要,在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四方面需要加强。建议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与实践内容、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依托大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提升护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毕业生调查;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94-03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通过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教育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1]。重视护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以及自我成就感,增强护理专业的竞争力,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如何准确评价护理人才核心能力水平并制定合理的培养对策,使高职护理人才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核心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基本情况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3月1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护理专业自2005年开设以来,以培养既具有生命尊重、人文关怀与社会服务热情,又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与敬业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护理专业人才为目标,已为社会培养、输送近3400名护理专业人才。
  二、核心能力的内涵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把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划分为以下8种能力:(1)交流表达能力;(2)数字运用能力;(3)自我学习能力;(4)沟通合作能力;(5)创新能力;(6)信息处理能力;(7)解决问题能力;(8)外语应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是提高职业竞争力、体现教育目标和特色的关键。
  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对护士核心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和描述。1998年,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简称AACN)对护士核心能力描述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于高职护理教育,我国教育部、卫生部于2003年12月联合发文《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第一次提出中国护士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性能力。
  根据国内外对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能力要求包括:(1)实践操作能力;(2)临床思维能力;(3)沟通协调能力;(4)团结协作精神;(5)创新能力;(6)具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主要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其中《立达护理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卷)发放46份,回收46份,有效回收率100%,共涉及42家用人单位;《立达护理学院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表》(学生卷)发放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回收率为86.4%。主要采用Excel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优势
  (1)品德修养较优秀
  学校在对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始终把品德修养贯穿在学生三年的在校期间,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提高家庭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提升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并通过设置护士人文修养、叙事护理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结果中显示,,97.8%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品德修养素质表示满意,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组织纪律观念良好
  学校秉持“忠诚勤和”的校训,以养成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学习生活中,倡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坚持对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自我检查,形成有章可循、遵章守纪的良好学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在统计结果中显示,93.5%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表示满意。
  (3)团队与合作精神佳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培养。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倡导互助合作,鼓励相互之间尊重、爱护,培养在学业上、生活上、工作上相互配合的良好风气,陶冶高职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各类技能竞赛、体育运动及文艺表演等活动,给学生搭建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平台,对提高学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本次调查统计结果中显示,91.3%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示满意。
  (4)实践操作能力较强
  学校通过课间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护理技能综合实训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课外学习。采用“同伴辅导”的教学辅导法自主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调查结果中显示,87%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表示满意,96.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实践动手能力较好。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