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力研究

2017-07-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新媒体发展势态迅猛,各类资讯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大学生已逐渐成为新媒体最主要的运用及传播群体之一,受新媒体发展的影响及渗透不容小觑。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发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及心理发展,如何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舆论导向加以正确引导及管理扩散,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高校团委管理模式,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 键 词] 新媒体发展;大学生思想;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56-02
  近年来,“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使新媒体的发展日趋迅速且多元化,新媒体从原来的单一型广泛传播模式向各行各业的复合型多向叠加模式转换。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影响力及发展尤为突出,这与各高校学生是当今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及使用者这一重要原因密不可分。而当前“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思想引領息息相关。高校如何将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进行并行管理,使大学生真正顺应“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潮流,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创造出有效有用的管理模式,是本文剖析及研究的关键。
  一、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关系
  何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经济领域各生产要素“相加”,即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重构、再造新的发展业态。符号“+”既表示加入、融入,更表示升级换代、创新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何为新媒体?有人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从新媒体本身的特点而言,它具有普及性覆盖率广、信息来源渠道多(真实性尚待验证)、获取资讯便利迅速,传播上,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多元性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为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极具养分的土壤,并把传媒行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注册网站数量达到60多万家,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网络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新媒体阅读的终端。
  另外,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不少网络新媒体拥有自己的采编团队,奔赴一线采集第一手信息,并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容量无限以及互动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争锋。
  然而,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同时以及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管背景下,网络安全以及互联网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比如,新媒体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当下流行的“网红”等,,尤其有不法媒体为了提升人气,制造吸睛话题骗取点击量和传播,更有不法分子故意制造谣言煽动群情,引发社会不安等,这就使新媒体的空气并不是那么纯净,尤其是对青年人群体产生了十分不良的思想导向。
  二、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舆论导向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介入网络、使用网络成为一种常态,对高校团学工作而言,则意味着传统观念与新媒体的有机碰撞。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1.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高,具有广泛传播性。2.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渗透性强,具有重要影响力。3.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4.当今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及信任度远远超于传统媒体。5.新媒体的信息多样性对大学生的判断力是一种挑战。
  三、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舆论导向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从大学生特质看,思想状态与价值判断的能力有待完善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前的新媒体使用上,大学生更倾向于社交功能较强的新媒体,大部分时间用在微信和QQ上,其他如校园门户网站、校园BBS、微博、个人博客空间等占了较少。在舆论的关注点上,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意识形态、娱乐八卦等排于次位。
  大学生思想处于成熟完善的过程,对价值判断的能力也有待提升,新媒体基本精神是自由、共享,在校园塑造“时间流”,传播速度极快。如果大学生群体盲目相信并传播,给谣言插上“翅膀”,会在瞬间呈辐射式、发散式传播,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参与,此时的舆情控制就变得十分复杂、艰难。
  (二)从新媒体特质看,真实情况与网络语境有冲突
  当前,新媒体泛滥,新闻真实性缺失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大学生将产生较大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对高校团委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四、当前高校团委新媒体发展情况
  当前,高校团委管理学生事务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新媒体,但多用于方便班级通知事务、发布校园新闻动态。存在着缺乏专业人员,甚至专业团队来负责的问题,学校负责新媒体的教师或学生,由于专业、个人等各种因素,未能有足够的能力,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挖掘新媒体特色,创造特色去吸引学生关注,大多数高校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只使用了较为基本的功能。大多数高校未能真正达到利用新媒体引领大学生常态性、习惯性关注校园网媒,了解校园动态,了解社会政治时事,并产生互动。因此,高校团委新媒体未能与大学生生活产生较高的契合。
  五、高校团委新媒体平台与大学生舆论导向的关系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意识强烈,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又因个性突入,较为喜欢展现自我,新媒体自由、共享、开放,被大学生广泛喜爱和接触,接收新媒体中传达的各种信息。但是,大学生与社会交流较少,对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够,难以正确区分正确有用的信息。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