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构建高效的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策略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087-01
中职计算机的高效课堂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要在高效备课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学内容高效地呈现出来。学生在教学中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针对教学内容独立思考、勇于提问、师生交流、解决问题,最后牢固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构建高效的计算机课堂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作用,实现教学相长,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将计算机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在计算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没有认识到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资源整合
要构建计算机高效课堂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教学目标不能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的过程与方法,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将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丰富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时,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比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供拆装的台式机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并通过查阅书籍掌握各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这样就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实物教学结合起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实现高效教学。
二、创设教学环境,转变师生角色
构建高效的计算机课堂就要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为有效开展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转变师生的角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习的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其次,师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沟通与交流,教师更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基础,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学生更能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习《计算机概述》时,对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学生的了解會比较少,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阶段,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学生讨论计算机的应用与分类有哪些,相互交流,不断地拓展思维,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计算机课堂教学。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丰富可以使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不仅可以多样式地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丰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创设情境教学法,也可以是多媒体教学法,还可以是合作学习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学习“防病毒软件”时,对于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教师在教学开始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病毒和细菌病毒是不是一回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计算机中病毒时黑屏、关机的小视频,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基本的了解,进而引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挖掘学生潜力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有的学生记忆速度快,有的学生实践能力强,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各自的长处来发挥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使他们在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同时,建立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多肯定、少批评,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帮助学生改正的同时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计算机构建高效课堂能够促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培养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信息意识和计算机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鲍怀伟.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69-70.
[2]洪叶波.构建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