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积分有效实施研究

2017-10-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制造系学生素质积分为例,分析了学院素质积分体系下学生素质积分的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 键 词] 素质积分;素质教育;积分因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92-01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根本原则,积极推进学生素质积分体系工作。现以2014级制造系795名学生的素质积分为例,探讨素质积分实施以来的若干成果及问题。
  一、素质积分体系
  我院素质积分体系采用数字分值量化形式,通过四个维度和十一个因子来实现。教师在教育教學的各环节中将每一维度的十一个因子赋以分值。
  四个维度即课程建设、党团建设、社团建设、环境建设。四个维度全面覆盖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道德修养等素质教育。十一个因子即品行端正、守纪守法、热爱劳动、言行文明、组织才能、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生活朴实、情趣健康、专业素质。这十一个因子是评价学生在四个维度中的具体体现,为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信息,通过巩固优秀因子,弥补较差因子,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二、素质积分体系下学生综合素质表现
  素质积分数据体现了专业差别性,即小专业素质积分合格人数要远高于其他专业。小专业的素质积分合格比例达94%,而大专业的合格率仅为45%。小专业班级人数相对较少,管理相对集中,学生团队意识较强,学生间的优良素质在小范围内容易被模仿、学习,起到了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而大专业班级人数相对较多,管理相对困难,学生个性意识较强,难以达成一致,素质教育扩散能力较弱。因此专业的差异性导致了素质积分体系下的素质差异性。
  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了班级差异性,即相同的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素质积分的差异性。以模具专业为例,一班的合格率为98%,而二班的合格率仅为12%。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加强自身修养,需要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素质积分高的班级班风良好,学风浓厚,在课程学习中形成了主动学习、你追我赶的局面,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体育运动等中能够全面参与,积极创新,在言谈举止等方面展现了大学生的优良素质,班级成员在影响和被影响中不断成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分低的班级班风学风不正,滋生了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习惯或思维,班级环境的影响使学生集体意识薄弱,心理素质难以提高等。
  三、探究素质积分因子下学生素质的发展
  统计结果表明:在素质积分体系下,学生在某些因子方面表现较差。情趣健康因子合格率仅为10%,身心健康因子仅为15%,专业素质因子仅为24%。
  高雅的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其体魄,缓解其压力,同时陶冶其情操,加强学生的情趣健康教育是我院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作为教育者,可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各方面的事物,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去俗就雅的辨别能力。兴趣爱好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善、风尚的提高。
  大学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具体体现在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以及神经衰弱等方面。针对我院学生的状况,在素质教育中,应狠抓身心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加强身心教育宣传,深入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专业素质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专业素质是影响高职生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因素,专业素质越高的学生,获得就业、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调研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对理工知识理解能力较弱,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及心理准备,因此在专业技能训练中表现出随意应付、逃避、退缩等行为特征。因此,我院必须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把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工作摆在重点工作上,在专业训练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创造性地掌握专业技能,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
  四、展望
  素质积分体系建立以来,我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仍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差异性和班级差异性,同时在某些素质因子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让学生素质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院系、教育者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巩固优秀因子,弥补较差因子,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聂颖.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王新塘,骆新华,李殿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