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推行6S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及实施建议

2017-10-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介绍6S管理的概念及内涵,从高职教育的宗旨、高职学生特点以及高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推行6S管理的必要性,强调了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了高职院校推行6S管理活动的方式方法(具体步骤)。
  [关 键 词] 6S管理;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必要性;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014-02
  一、6S管理的起源、概念和内涵
  6S管理最早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因其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并被许多国家引进。20世纪50年代后,许多日本企业通过5S管理活动使得产品质量迅速提升,丰田(Toyota)汽车公司正是5S管理的有效推行,奠定了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的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在组织中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管理活动”或者“5S活动”。5S管理被引入我国后,随着管理的要求及水准的提升以及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不少企业增加了“安全(Safety)”一词,发展成为6S管理。
  6S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在工作岗位上只放置适量的必需品,不需要的东西全数清理出去。目的是腾出空间,防止误用,营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把留下来的必需品分门别类,按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加以标识,以便在需要时立即找到。目的是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创造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清扫: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将岗位和办公用品、机器设备、工夹具等清扫得干净整洁,创造整洁的工作环境。目的是创造舒适、健康、令人愉悦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避免或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并且规范化、制度化。目的是将前3个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维持前3个S的成果。
  素养:即教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提高人的素养,养成遵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习惯、作风和意识。目的是培养好习惯,遵守规则,提升修养,培养良好素质,提升团队精神,实现自我规范。
  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识别安全隐患,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件。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6S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现物与人,其核心和精髓是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从而把本职工作做好,实现个体的自身价值;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6S管理是一种成熟的企业文化。据文献报道,目前全球有65%的企业都在广泛地推行5S或6S管理。6S管理企业基础的管理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管理手段,最终目标是提升人的素养、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推行6S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其使命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其属性是“教育”,显著特征是“职业教育”。这些特点,与6S管理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高职院校引入6S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6S管理是高职院校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非常好的载体,现阐述如下。
  (一)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和使命看
  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社会、为产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各行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人才队伍的支撑,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是面向产业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除了传授技术、锻炼技能外,更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效率成本意识、环保意识等。6S管理的核心就是素养和安全、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实现自我管理和规范,非常适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学生,主要有三个特点:(1)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从平时的上课和实践教学就可以看到,不少学生上课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甚至带着耳机听音乐,实践环节态度涣散、不动手操作等。(2)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出生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年代,不少学生是独生子或者家庭比较富裕,个性张扬,受不了委屈,没有经过大的挫折,缺乏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3)学生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早上睡懒觉,把早餐带到教室食用;迟到、早退、旷课;不做笔记;下课时一窝蜂涌出教室,凳子椅子摆放凌乱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整体的教学生活环境,包括校园风气和文化,是高职院校亟待改进的现象。6S管理通过制订活动计划,拟定环境和行为规范,发动成员广泛参与,通过自查、交叉稽查以及各种激励处罚手段来实施。可见,6S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习惯,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从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训室)管理的层面看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产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造就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的手段,实验教学则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室(实训室)。但是,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就普遍存在不少问题,以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为例:(1)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除了主体(主机)外,通常还需要配件或者耗材配合才能正常使用,例如,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设备,需要放电头跟放电枪配合使用;各种示波器、EMI接收机需要探头(Probe)或衰减器配合使用、灯具光色电综合测试系统需要标准灯泡进行校准等,这些配件或耗材体积小重量轻,每次使用后随手置于主机旁边或周围,缺乏定位和专人管理,下次使用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或者需要花很長时间查找。(2)实验室的使用者与管理者脱节错位。一个实验室通常是多个教师或者多门有关联的课程共用,难以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果教师或者上课学生的习惯不好,用完后没有把设备配件归位,没有做好设备交接或使用情况记录,其他教师(课程)再用时,就会出现设备故障或配件丢失等问题,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6S管理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对实验室的管理非常有针对性。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