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11-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个性化阅读”理念的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从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和个性化阅读教学三个维度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模式参考。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
  一、塑造个性化教师
  教师作为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应该具有独特个性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面对文本,教师能够独立、深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独特之处;面对学生,教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准确展现学生的个性观点、能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1.树立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
  对于个性化阅读教学,新课标给出了诸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诸多详细的规定。教师必须熟记这些解读,并深入体会其内涵要求,明确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
  2.加强自身个性化阅读
  教师的个性还来自于阅读体验的个性化,教师只有对文本有独到的见解,才可能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否则,欲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而要想實现这些,对教师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也是有要求的,因此教师应当广泛阅读,积极思考,不断学习、积累,夯实人文底蕴,在阅读中提升修养、提高能力、增添魅力,实现自身的个性化。
  3.挖掘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还在于挖掘自身在教学中的长处,充分展现自身魅力,或以敏锐的洞察力,或以渊博的学识,或以独特的见解,或以丰富的感情,或以乐观的天性,或以幽默的语言,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风格;更在于在教与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为个性化教学找到注脚。
  二、培养个性化学生
  个性化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的教学课堂。学生作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主体,必然要求是具有个性的。尽管每个学生与生俱来就是个性不一的,但是这种个性能否在阅读中彰显,还需要教师的培养、引导和激发。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教师应想方设法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具体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语文兴趣小组、话剧表演、朗读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施展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自主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感知、理解等阅读能力
  阅读的感受、理解、鉴赏、评价、迁移、创造这六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创造性能力是在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鉴赏、评价、迁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而这些基本阅读能力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书读得多了,慢慢也就有了自己的阅读思维,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引导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在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散思维,并在发散性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推陈出新,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在文本的反复阅读中,培养多元化的思维。
  三、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1.创设个性化阅读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以期能够引起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引入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等方法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具体来讲,有质疑问答式、合作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表演式等多种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文本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和探究,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营造师生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对学习形成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敢于并乐于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富有个性化的阅读实践。
  4.建立多元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必须摆脱原有的单一教育评价观,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价值观,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形成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
  总而言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倡导教师敢于冲破固有的教学藩篱,突出教师的教学个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培养具有个性化阅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个性化学生,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小杨.个性化阅读漫谈[J].中国科技纵横,2009(5):90-91.
  [2]姜雪.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