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力与运动”观念的学习进阶教学实践研究

2017-11-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侯爱琴 邹志宇
  摘 要:“力与运动”是多国科学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把“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作为基于大概念的进阶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在“力与运动”这一核心概念处的认知障碍分布情况,在教学环节上提出基于学习进阶的改进,并进行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力与运动;进阶;教学实践;大概念
  一、研究设计
  1.整体思路
  常规教学:以学科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人教版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为主要备课依据,确定三维目标,为完成三维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完成课后练习,最后参加检测。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研究设计:教师首先基于大概念的观念,确定本章知识的进阶关系,然后设计围绕核心概念的前测题(以了解学生的前有认知),分析确定学生学习认知中的台阶和迷思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并设计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或教学环节,最后实施教学,通过后测,反思教学。
  2.样本的选择
  我们预设:我们高一共10个教学班,分为三个层次,1、2两个教学班是直升班,基础特别好,有部分学生已经提前学习了高中课程,所以此次教学实践没有选择该层次班级;3、4班是实验班,基础比较好,思维层次较好,本次选择4班为实验班,3班为对比班(但两个班不是同一任课教师);5、6、7、8、9、10班为六个平行班,基础一般,思维层次一般,分属三位老师任教,本次选择6班、10班(同一位教师任课)作为实验班,其余5、7、8、9班作为对比班。
  实际情况:对前测结果分析如表1,从前测中3班和4班、6班和10班的标准差、均分对比,可以看出:3班与4班没有明显差距,可以把3班选为对比班,4班选为实验班;6班和10班没有明显差距,选择6班为实验班,10班为对比班。(此为同一位任课教师,在前测和平时学业水平测试中两班均分、标准差分布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二、基于大概念的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分析设计
  1.整体预设
  依据前测,明确学习进阶的“阶梯”。
  经过对前测试题反馈的分析,确定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围绕“力与运动”这一大观念下的物理观念如下:
  (1)物体在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物体受力与运动关系;
  (5)力学单位制。
  2.根据学习进阶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序列
  3.根据学习进阶中学生迷失概念,重新整体设定章节的教学目标
  把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作为两个核心要素,以“大观念教学”为核心,整体设定本章教学目标。
  原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
  (5)认识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能力目标:
  关于探究、认识、理解及其他能力培养均为隐性教学方式。
  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水平1:根据日常生活情境,归纳总结力与运动的关系;
  水平2: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科学推理方法,完成力和運动的逻辑推断;
  水平3:根据受力情况,定性分析推断物体运动的变化趋势,或根据物体运动情况,分析推断受力情况;
  水平4:确定力和运动的定量关系,并可以把推理过程和结果正确表达出来;
  水平5:把“力与运动”纳入原有概念系统,面对各种真实情景,能有意识地从“力与运动”角度寻找关联,并分析、综合、解释、猜想、验证。
  能力目标:
  (1)探究、认识、理解;
  (2)科学解释能力、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3)从“运动与力”的关系角度思考问题的素养,采用显性教学方向;核心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4.根据学习进阶理论,给学生搭建台阶,完成教学流程再造
  5.围绕大概念教学,建立科学模型,完成概念进阶
  6.教学环节对比
  原教学设计:实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小球在U形斜槽中的运动。
  设问:小球从某一高度沿斜面下滑时,有加速的现象,当小球到达斜面底端开始向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小球最终所达到的高度将怎样?降低斜面的表面粗糙程度,小球所达到的高度将怎样变化?
  合理外推,理想斜面: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小球又当如何呢?
  实验3:斜面小球实验
  ①减小对接U形槽的一侧斜面的倾角,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设问:看到什么现象?什么原因?
  ②再次减小对接U形槽的一侧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设问:又看到什么现象?什么原因?
  ③把该侧斜面倾角降为零度,水平放置,重复上面实验。设问:通过观察,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右面的斜面变成了水平面,小球将怎样?
  合理外推,理想斜面:如果水平面上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又将怎样?追问:这个情况该如何描述?
  伽利略观点:如果该侧斜面变成水平面,并且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将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就应永远运动下去。
  综合提升: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大胆猜想,理想实验4:如果轨道无限长,存在着一个小球不受任何力(包括重力)的环境,小球是怎么一直运动下去的呢,沿直线还是水平面呢?
  笛卡尔支持伽利略“力不是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并且还强调没有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情况。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