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8-01-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程静
  [摘 要]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技术型人才必须同时具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分析了当前历史条件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加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关 键 词] 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40-01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技术型人才必须兼具良好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动手能力,这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因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技术发展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实力,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这也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息息相关,从长远来看,更是关乎民生的必然举措。
  (一)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是指通过掌握和应用技术手段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他们常常身处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工作,这要求他们对相关技术非常熟悉,并且能紧跟前沿技术,积极探索高新技术,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现代学徒制引入高职教育,实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所以职业实践便成为重点教学内容。
  (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需要
  从传统的教育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往往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这种不良倾向长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也有悖于现代学徒制度下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规范“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与职称评审制度,健全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1.制定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依照教师个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把“双师型”教师划分成不同等级,并依照不同等级顺序来分配不同等级的评审指标,依次建立完整、系统的职称评审制度,建成更好、更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方面,加强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评定,定期开展针对教学能力的测評工作,在考察教师的个人素养的同时,将重点落在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能力、技术实践能力和具体工作经历的评定上。另一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学科类型、不同资历水平的教师,采用有一定区别的评价考核办法。
  3.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奖励,用以激励先进教师继续努力,后进教师向先进看齐,从而鼓舞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在精神激励方面,可以从教师群中选拔出优秀的教师个人,并相应地提升其职业地位,这样能大大增强优秀教师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工作热情。
  (二)深化高职教师教育改革,优化高职教育人力资源,保证高职教师整体水平
  1.深化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改革,革新高职教师的培养模式。将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证实有效的现代化教师教育理念与“双师”教育特色理念相结合,共同指导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探索、发现新路径,调整、革新现行模式,以此为基础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优化和转型。
  2.优化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优化教育人力资源。建构科学、立体、系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3.建立校内教研基地,,整合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保证高职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通达的远程教师教育网络平台,联结起众多高职院校与能力强的师范类院校,以便实现不同院校之间乃至国际范围内的教师教育资源共享。
  (三)院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实行联合办学
  1.院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技术为依托,建设接近甚至赶超行业水平的校内实训室。
  2.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大力培养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相沟通,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的互聘共用、双向挂职培训的力度,争取打破现有教师编制体系和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双导师制度,从而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高职院校与企业加强联系,实行联合办学。企业给高职院校提供可观的资金补助,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也给教师提供观摩生产现场的机会。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学校方面的积极探索、寻求合作,以及国家机制的规范、完善,只有调动个人、团体与国家三者的力量,协调三者的同向发展,才能有力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1):92-95.
  [2]王晓刚,冯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5):96-97.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