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芮鹏
[摘 要] 傳统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传统文化展示出的魅力可以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78-02
本文主要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使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以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用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改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可以从各种文化形式中获得民族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在学生自觉开展的文学、艺术、劳动等活动中主动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转型关键期,学生的思想观点不尽相同,差异化与个性化日渐明显。在这个深刻的变革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信仰缺失,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些学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不仅可以诠释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来宣传巩固学生思想的目标,实现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通过情感的熏陶,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品格。只有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才能有效地争夺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借助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使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概念,实现科学知识学习与思想认识教育深化的同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可以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即将
到来的社会生活,从而全面深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仁爱意识。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可以发挥传统文化实践性、灵活性、艺术性兼具的特征作用,从而为高校广泛地提供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途径。学生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可以实现思想的碰撞,可以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优秀文化的普及宣传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广泛地发展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借助传统文化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二、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创新性地融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采用创新性融入的态度,注重以科学的方式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现象,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外在形式多样的情况下,充分挖掘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时尚与积淀的关系,并且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切实找出利用传统文化的有效创新性途径,形成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发挥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结合的目的,切实把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渐进性地融入
当代高校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采用渐进性的融入态度,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围绕大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采用学习、选择、实践和自我修养相结合的有效教学过程,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选择与大学生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思想上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围绕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立足学生思想状况,在对不同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基础上,使学生个体融入更广泛的文化氛围当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各种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只有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三)开放性地融入
借助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用开放性的态度,注重广泛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来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衔接,这样才能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开放与信息渠道丰富的背景下,只有注重加强文化宣传,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不断主动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包装。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对比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义和独特价值,在吸引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全面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三、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较低
当代大学生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更独立的思想意识、更强的个性取向,不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持复杂态度,因此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而且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少最基本的系统传统文化教育,导致其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缺乏传统文化情节。大学生还普遍缺少传统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没有较强的概念,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对他们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往往以艺术、娱乐或游戏的方式存在,这本身就削弱了部分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在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下,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有限,因此影响了传统文化作用价值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