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

2018-02-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段明忠
  [摘 要]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使其维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对工业机器人技术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的现有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原因,,提出了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几方面着手,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最终满足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维修人才的需求。
  [关 键 词] 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149-01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持续消退,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期。据市场调查,中国到2016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17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4.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7.9%,成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专家表示,未来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可达30%以上,爆发性增长可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工业机器人的先进性、智能化和复合化等特点,其维修理论、技术和手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应运而生。
  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不仅是保障机器人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也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使用已日益普遍,而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维修的技术人员却相当匮乏。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这个专业,而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业机器人的维修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常见故障,运用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一、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当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我校两年前刚刚开设的新专
  业,许多课程都是第一次开设,没有多少教学经验,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也是这样,从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经仔细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
  工业机器人虽然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性也得到了普遍的认识,但目前国内比较系统介绍工业机器人的书籍并不多见,而且绝大部分只是理论知识的阐述,缺乏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加之使用的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ABB、KUKA、FANUC、安川等,各种系统之间又有差别,而针对这些不同系统的维修教材就更稀少了。
  (二)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这门课仍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主要跟教学条件有限有直接的关系。
  (三)课程设置的问题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是比较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是集机械、电气、自动控制、检测技术和液压与气动技术于一体的先进设备,各组成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故障均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这门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很广泛,在讲授这门课之前,先导课程的安排尤为重要,如计算机技术、PLC技术、自动控制与电机拖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二、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进的体会
  授课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以上几点问题,结合去兄弟院校做的调研和交流,谈谈自己对如何改进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自己动手编写一本符合我校现状的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教材
  我校目前使用的是ABB系统的机器人,而市场上关于ABB系统的维修书籍很少,即使有一些也是生产厂家的内部资料。我们通过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再结合几次外出培训的收获,利用暑假编写一本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书籍,力争在学生专业课开讲之前问世。这样就使课程的针对性更强,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改进部分先修课程的学习
  工业机器人维修人员不仅仅要掌握机械、电气等基础知识,还要熟悉机床的结构与性能。因此,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目前普遍感觉这门课程较难掌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只有他们对PLC技术、检测技术、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等课程掌握熟练后,才能在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中融会贯通,才能从机械到电气,从强电到弱电,从局部到整体,由易到难,逐步建立起机器人维修的思路。
  (三)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
  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要引用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图册,若仅仅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就显得很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我们要利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好将课程做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形式,在实训室直接授课,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又能提高其动手能力。
  以上是本人关于改进工业机器人维修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些想法和体会,有些可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总之,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使本课程成为学生喜欢学,而且大有收获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杨桂林.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15):59-61.
  [2]蔡自兴,郭璠.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若干问题[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3(6):53-5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