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移动学习环境下MOOC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中的

2018-03-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李淑飞 吉珊珊
  [摘 要]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构建课程MOOC平台和移动学习环境——微信APP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阐述了课程慕课的设计思路与制作方法,结合基于MOOC平台、充分利用移动端的微信APP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
  [关 键 词] MOOC;微信APP;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010-02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学生经常会轻视该课程的学习,有些学生感觉自己会点排版就认为已经掌握了该软件,而有的学生因为暂时用不上、感觉与专业无关而不认真学习,加上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课后学生也不会去练习,导致学生到最终连毕业论文也排不好,做不出好的PPT效果,更不用说对Excel的灵活运用,达不到教学预期目标。
  (一)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该课程主要采用理实分开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边操作演示边讲解,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都不错,但由于讲多练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举一反三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欠缺。采用理实课分开的教学效果则更差。
  (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该课程的课时少,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七大知识模块的教学,对没基础的学生来说讲得太快、内容太多,课堂上常常记不住步骤,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而对基础好点的学生来说讲得太慢,感觉太容易,也没有学习激情,两者之间很难权衡,使学生得不到个性化发展。
  (三)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要跟着老师操作即可,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和获取知识,不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不能兼顾专业需求
  由于该课程是全院公共课,对教师而言,如果针对专业需求来讲解将大大地增加工作量,对学生而言,,如果课程与专业无关,学生则会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针对此种现状,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采用基于超星MOOC平台和微信APP(掌上微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超星MOOC平台上构建慕课学习平台,搭建掌上微课堂,对所教2016级的商务英语、机械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慕课设计与制作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本课程主要包括七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和移动端学习,首先需要完成该课程的慕课制作,因为其他MOOC平台和网络上的课程视频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只能提供给学生参考。为此,根据慕课和移动学习特点,将上述模块的知识点按微课要求进行拆分和重构成任务,并制作成微课上传到慕课平台。
  (一)教学内容按知识点拆分、重构成任务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划分为七大学习情境[1][2]:认识计算机、认识数制与编码、Windows操作系统、Word 2010应用、Excel 2010应用、PowerPoint 2010应用、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接下来将每个学习情境的知识点列出来,再按微课视频进行归类,重新构建学习任务,任务的组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下面以PowerPoint部分为例来说明,传统的演示文稿教学流程是“制作—美化—动画—放映”,如果按这种流程制作微課时“动画”部分的知识点太多,制作成视频就会太长,因此对其进行拆分,拆分成“动画—交互—声音”,这样设计成“制作—编辑—美化—动画—交互—声音—放映”七个微课任务形成一个大项目。
  (二)在MOOC平台建课并完成慕课框架搭建
  接下来在学院超星MOOC平台上建课,制作课程目录,搭建好课程框架,如在课程视频部分有“任务描述”“知识点说明”“视频”“知识推送”“课外练习”等模块,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删除和拓展模块。
  (三)将学习任务制作成微课
  为了方便将学习任务制作成微课,按微课时长和教学要求,将相关知识点放在一次微课中完成,在微课视频中按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在制作微课前先设计微课导入故事情景、教学演示案例及拓展学习任务,设计好教学用PPT和微课脚本,整个教学流程在PPT和微课脚本中能清晰体现,这样在录制微课视频时就会很流畅,最后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合成与处理。
  (四)完善慕课平台并制作知识拓展导图
  将处理好的视频上传到慕课平台上,配合微课视频,在MOOC平台上制作相关知识点的副文本内容。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计了拓展学习内容及拓展导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拓展学习。
  (五)完成每一学习情境的课外作业和测试题
  为了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在每个任务中设计了两大类作业:理论作业和实训作业,理论作业学生可以在手机端完成,实训作业的源文件学生在电脑端完成后提交到MOOC平台,同时也可以截图在手机端或MOOC平台的讨论组中分享。
  三、移动环境下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一)开发移动学习环境,搭建掌上微课堂
  教师申请微信公众号,结合掌上大学开发微信APP——掌上微课堂功能,设计三大模块:微·课堂、微·互动、微·查询。微·课堂主要让学生链接到MOOC平台上观看微课视频、签到、了解教学相关内容;微·互动主要用于学生讨论、成果分享;微·查询主要用于查询课表、成绩等。在MOOC平台上绑定学生学号,利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将学生加入掌上微课堂。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