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科元
[摘 要]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站在创新的视角,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让高校师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以便于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作风,提高学习内动力。因此,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用自己的知識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并获得丰厚的回报。
[关 键 词]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知识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042-02
为加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合理调节不同岗位的收入,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也需要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需求,实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习作风,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一、知识价值的内涵
任何事物的价值都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而对知识而言,其内在价值也被称作是使用价值,即利用知识本身,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给予满足;而知识的外在价值又被称为是交换价值,即用同构知识之外的其他价值来标度和体现的价值。知识的内在价值是基础,它保持相对稳定,是随着知识的形成而形成的。知识的外在价值则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会较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度量和表现,当外在价值能对内在价值进行确切体现时,则说明知识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知识成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若外在价值低于内在价值,则说明没有全部挖掘和利用知识的使用价值时,导致对知识内在价值的埋没。知识的外在价值受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价值环境的影响。它对知识价值的实现依赖性较强,知识的应用是将其外在和内在价值进行连接的中介。
基于价值论的观点分析,知识共享与创新就是通过配置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知识附加值。而知识共享与创新过程为:有效提取知识团队中的知识,通过共享和加工知识片段,使知识的附加值不断提升,进而对新知识不断加以创造。为了充分体现知识价值,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融入知识价值理论,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培养勇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二、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知识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教育的对象是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也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当然,在强调社会需求和价值的同时,个人需求和价值也不能忽略。社会需求是外在的,个人需求是内在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两种需求的立足点和指向虽然不同,但是二者交汇复合,在教育的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20世纪相比,虽然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多,但是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需求中位居第一的需求就是求知成才,通过知识获取人生价值,将知识价值转化为一种经济价值,通过提高自身价值,体现社会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然而,受各方面条件及因素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近些年,高等院校就业问题比较突出,不仅就业质量参差不齐,,就业岗位与专业脱轨问题也比较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有近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觉得工作的岗位不符合自己职业发展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所在的岗位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的知识价值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大学生的知识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
(二)高校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契合,学非所用现象比较突出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符,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高等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还要满足职业发展需求,使知识价值能够转化为一种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满足大学生的岗位就业需求。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调整转型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急需一线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由于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学非所用现象比较突出,许多行业企业人才难求。(2)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一些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一种经济价值。(3)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错位,教育体系偏重理论,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技能欠缺,个人能力不能转化为社会需求,然而“实用技能”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据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显示,一些高校课程内容不实用,陈旧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高校缺乏实习和实践环节,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不适用”“不够用”“学非所用”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以知识价值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三、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途径
(一)将知识价值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知识储备力量
目前,大学生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知识储备不足问题,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那么,做一名当代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知识储备,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有许多种,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知识储备。面对知识经济的滚滚浪潮,人才培养应以知识为首位,不断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将来就业夯实基础。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好知识储备,个人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人才培养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而构建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满足了社会需求,两种价值和谐发展。所以,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以知识价值为导向,人才培养也应以知识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