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一体化实践研究

2018-03-2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继伟,文立菊
  [摘 要] 以《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引入小班教学模式,建设一体化实训场所,对一体化教学设备、工具耗材实行科学有效管理,制定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方案,编写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对一体化软硬件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有特色的一体化考核方式。
  [关 键 词] 一体化教学;楼宇自动化;教学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96-02
  传统的高职教学过程中易存在理论课程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训指导环节单一、动手能力不足等现象,造成师生教与学矛盾产生、所学知识与职业岗位脱节,针对这些问题应积极推动相应的教学改革。文中通过对本校《楼宇智能化技术》理论课程和《楼宇智能化实训》实践环节进行整合,改革为《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理实一体化课程,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学做合一,,探索适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的开展。
  一、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
  《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是本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适用于高职二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课程的学习可强化学生建筑弱电系统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过渡,也为今后在职业岗位上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课程中以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为主,课堂体验教学相结合,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该课程在授课过程引入职业标准化管理,实行实训风险预控安全交底制度和过程监管制度,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技能结合、强调实训现场等同于生产一线。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既学习楼宇自动化系统理论知识,培养智能楼宇资讯收集、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安装与调试等技术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场所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结合楼宇自动化工程实训装置教学,提供教学资源课件、微课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等。结合课程特点、教学环境支撑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要求,打破了传统的知识构架,摒弃了理论全部讲完再进行操作的模式,采用项目任务需要用到什么理论知识点再进行讲解模式。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疲倦,理论知识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带着完成任务的目标进行听讲,因此教学效果更加明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二、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
  (一)一体化课程教材
  本教材按照项目教学法进行编写,全书分为五个项目,其中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任务,在编写过程中遵循实用为主,力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时,针对本课程核心知识技能,开发了26个PPT,拍摄了20集5~15分钟的微课视频。
  教材采用任务驱动式的一体化教学法,每个任务教材内容编排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和各子系统技能操作为主,其中实践操作中明确任务要求、了解实训设备对象、熟悉实训使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分组或单独完成实训任务、进行实训评价和实训效果的展示。本教材内容形式贴近实际,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通俗易懂。同时,授课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一体化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小班教学考核模式,结合自身课程特点,由课程团队成员制作一体化教学考核表,成绩评定分为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60%)和终合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40%),其中,针对课程五个项目情况,过程考核又分为若干个过程考核细项和平时表现。根据每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过程考核,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大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老师会进行重复讲解,因此考核结果相对客观。
  实践操作采用分组进行,每组5~6人,评价采用综合评价形式,即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考评。在分组实践操作过程中,采用小组竞争模式,小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和学习,五个大项目环节采用抽签考核,从每个小组随时抽出两名学生代表小组考核,很大程度上,为了团队荣誉,每个人都会主动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和技能提升的要求。
  三、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一)教学场地
  为解决理论和实践课程分离的模式,整合《楼宇智能化技术》理论课和《楼宇自动化实训》,建设了既满足理论教学,又具备技能训练的楼宇自动化一体化教学场地。新建一体化实训室面积188 m2,包括可满足40人授课的一体化桌椅、新增1套多媒体设备(含6个音箱)。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创设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二)实训装备
  新建一体化实训室共有7套设备,包括:6套YL-714型樓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和1套THBAES-3型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即7个工位,每个工位5~6人左右,每工位占地面积15 m2左右,该7套设备为福建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产品,可满足理论教学,又能进行技能训练。在实训过程中根据计划制定工具发放和回收管理制度,对部分损坏的器件进行及时更新和替换,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和有序开展。
  四、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要注重在一体化课程探索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建设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一)组织课题组教师企业调研,了解本专业课程的市场需求、职业岗位、就业面向,前往全国示范高职院校进行考察、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每年组织本课程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企业进行下厂实践20天,和企业员工一起上班,参与或旁站生产一线,学习和掌握企业实际应用技术。
  (三)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编写适应本专业学生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加强对实训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和学习。
  总之,《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程安排在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授课,基本上解决了之前学生在教室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等问题。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多样化,实施过程体现职业岗位标准,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形成竞争机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大部分学生都会认真思考,并能够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因而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团队合作、差异化教学、个人考核以及任务难度设置等,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小明.楼宇智能化系统与技能实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Z].2012-03-2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