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018-06-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黄丽萍
  [摘 要]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220-0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中均指出:师资队伍建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强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近年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根据《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1298所高职院校中部分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50%,其中有13所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少于10%,甚至有学校没有“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现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由应届毕业生或中职教师转任,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存在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保障机制
  2016年教育部等部委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中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不支持脱岗挂职、挂职须自行联系企业、挂职补贴过低等原因,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2016年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职任教师实践锻炼时间人均仅为13.14天。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力度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大多数都是以生产实习的模式进行合作,所以教师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进入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一般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短期的挂职顶岗锻炼,对企业来说没有固定岗位提供给挂职教师,也不可能让其参与到核心技术工作中。因此,挂职教师只能从事较简单的工作,学不到行业的前沿技术,也不能系统提升专业技能。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1)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标准。(2)要完善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制度和配套制度,提供制度、时间和经费保障,甚至在教育经费充足时可以在课时和岗位津贴上适当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解决教师挂职的后顾之忧。(3)要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多参与生产一线实习与操作,以增强挂职锻炼实效性,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4)要与校企合作企业签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挂职锻炼、外聘教师等协议,为教师挂职锻炼牵线搭桥。
  (二)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的升级,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要随之更新和提高。高职教师的培养要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邀请企业的专家或者一线员工到学校,对师生开展前沿技术讲座或者专业技能培训,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建设出谋划策。“走出去”是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工作流程、专业技能等。此外,“走出去”还包括高职院校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技术岗位培训,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项目,为企业解决难题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深校企合作的融合,,促使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实行“双聘双岗”,构建校企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双聘双岗”是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师同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和企业兼职工作,而在高职院校兼职的企业员工也同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担任学校的实训教学工作。“双聘双岗”有利于实现校企资源互补,在教学、研究、生产上展开广泛合作。“双聘双岗”的高职教师或企业员工由校企双方进行联合管理,不仅解决了高职教师顶岗挂职机会少、学校培训经费不足等难题,也利于高校解决兼职教师管理难和聘任难等问题。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三赢”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现状,分别从保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实行“双聘双岗”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燕芳,吴伟民.高职教育“双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
  [2]王静.“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0).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