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2018-06-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龙龙
  [摘 要] “十八大”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网络的力量,“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环境下,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模式创新,才能促进地方高校体育教育长远健康地发展。深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意义,并指出其内在的特点,最后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策略,为地方高校提供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互联网+”;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30-01
  一、“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地方高校而言,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升华。在“互联网+”环境下,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模式创新能够体用网络向学生展示更全面的体育,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自觉提升创新能力[1]。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互联网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媒体的应用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同的教学氛围之中,聊天工具的普及也能够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特点
  (一)教学理念开放灵活
  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重在参与,这一基调即向我们展示了体育强大的包容性,加上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呈现出非常灵活的状态,给教师留下了探索的空间[2]。
  (二)学生参与程度提高
  互联网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利用互联网开展体育教育模式创新能够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反过来影响教师,让教师更用心地开展教学创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更加注重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一项重要的特色,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时往往会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在沟通、探索、合作、交流中形成新的思维火花,,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着力培养创新思维
  从内容上来看,创新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体育理论、体育活动还是技能性的讲解,都能够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创新思维。
  三、“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地方高校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体育教育模式创新,要做好教学理念上的转变,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创新,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兴趣的指引下自觉配合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3]。
  (二)结合网络媒体,开展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之一,理论知识往往以体育发展史、体育保健知识等内容组成,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因而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教学十分必要,可以用电影、动画演示、比赛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让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三)利用网络示范,进行技术教学
  技术教学是体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技术上的传授相对而言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而网络示范恰好能够帮助教师开展技术教学。教师可以寻找网络上优秀的视频示范,慢放、重复播放,让学生牢牢掌握技术要点[4]。
  (四)借力网络发展,强化教师引领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让教师从传统的主体地位向辅助地位转移,学生能够从网络上获取很多知识,而教师则更多的是发挥引导作用,将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5]。
  四、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地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十分有利。“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进行的体育教育模式创新中教学理念开放灵活、学生参与程度提高、更加注重合作教育、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6]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地方高校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网络媒体,开展理论教学;利用网络示范,进行技术教学;借力网络发展,强化教师引领,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冯文杰.互联网媒体视角下高校体育的教学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5):14-16.
  [2]刘从梅,陶运三.“互联网+”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教与学改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1):116-120.
  [3]王璇.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6):87-89.
  [4]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14,39(9):185-188.
  [5]夏琼华.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三选”体育教学模式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3,5(9):8-10.
  [6]孙国良.创新教育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4):6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