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秋菊
[摘 要]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中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和独生子女居多的背景下,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现象普遍存在。从中职院校如何弘扬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入手,阐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措施、途径及所取得的成效,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传统文化;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213-03
一、菏泽旅游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
菏泽旅游职业学校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菏泽市商业技工学校。2007年底并入菏泽技师学院,为学院一个校区,同时仍然保留旅游学校的牌子。现在,学校设有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航空服务、导游、婚礼策划专业。在校学生700多人,加上实习学生已过千人。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前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不高
国家取消计划招生和分配政策后,学校招生困难,招收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成绩较差。
(二)学生管理难
学生大多不爱学习,基础差,学风不正,陋习很多,公德意识不强,素养不高,难以管理。
(三)学校环境“脏乱差”
多年来学校硬件的投入少,办学条件差,加上管理跟不上,学校秩序乱、环境差,进一步加剧了招生困难。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意见
学校没有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课,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就业后不守规矩,对用人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不能适应,却对待遇看得过重,有的频繁跳槽,用人单位不满意。学校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时,很多单位建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部分教职工责任心不强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加上学生不愿意学习,课堂纪律很难维持,部分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状况心灰意冷,责任心差,,放松管理,甚至放任自流。
面对这些问题,再不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培育不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招生难、管理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校自身也难以发展,路也会越走越窄。面对这样的窘境,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一筹莫展之时,我院院长带领全体教师系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
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院长对学校的方方面面进行调研、观察、考察,深入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师座谈,与学生谈心,了解学校,面对学校的困难和问题,制订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带动学校发展的宏伟计划。
(一)统一教职工的思想
2016年3月,学校开始尝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在教职工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除了范院长给教师讲课以外,又聘请很多学者开设讲座,集中时间学习传统文化。2016年7月,利用暑假时间,在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支持下,组织全体教职工赴北京修德谷国学教育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传统文化培训,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通过学习,消除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取得了共识,减小了阻力。
2.多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与广大教职工重点沟通加强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问题,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统一认识。传统文化就是做人的文化,学校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重要,但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更重要。教会学生做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老实厚道、诚信友善、守规矩、懂礼仪等,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命运,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给社会和谐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学校管理上更是解燃眉之急之策,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难的问题。
(二)范院长以身示范,做传统文化的引领人
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道德素养的提升,落实到行动当中。否则就没有说服力,就没人信、没人听。因此,范院长先从自己做起,从捡垃圾开始。每天从学校大门口走到办公室,只要看到路上有垃圾,就顺手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到办公室后,先拿起拖把打扫走廊和厕所。师生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自发效仿,现在的校园里,只要有垃圾,路过的老师和学生大都会自觉检起放到垃圾箱里。表率是最好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院长提出的要求是“领导做老师的表率,老师做学生的表率”,并反复向老师灌输一个理念:教育绝不仅仅是说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是教育,學生都看在眼里。教育不是上几节文化课,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口号,更多的是做、是行动、是示范。以身作则就是传道。老师如果不以身作则,怎么可能教出来好的学生?比如,我们老师的办公室,卫生差、秩序乱,怎么要求学生?学生怎么会尊重我们?传统美德说一万遍,不如践行善事一件。
传统文化教育是知,整治环境卫生是行,知行须合一。于是学校开展了以环境秩序整治为重点的“清扫积习、整理心性”活动,作为学习践行传统文化的切入点。首先从老师的办公室开始,彻底打扫卫生,扔掉多余的物品,整理办公室的物品摆放。接着安排在学生宿舍、教室、校园进行彻底清扫整理。几天的工夫,发生了很大变化,办公区、教室、宿舍环境大为改观。通过环境整治,清扫掉的不仅是灰尘垃圾,还是长期形成的积习惰性,归整的不仅是零乱与无序,还是一种生活习惯、标准和境界。
(三)建设校园文化
1.让传统文化上墙。把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布置到学校每一个地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学校体育场东墙进行了修整粉刷,制作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主题的宣传牌。在学校阅览室门口张贴了《弟子规》全文,阅览室东墙张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学校宣传栏内,制作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题的宣传牌。在两个宿舍楼、餐厅、办公楼、教学楼大厅两边和走廊,分别制作了校园文化宣传板,有传统文化方面的,有加强道德建设要求的,制作了文明班级、教室、宿舍标准。在每一个教室黑板上方制作了一块“守规矩、去陋习、行善事、做好人”的牌子,让师生随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