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琬 杜颖 刘静
[摘 要]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一项基本活动,学前儿童需要通过游戏来丰富自身的经验,从而进行智力的发展。游戏能帮助学前儿童获得对世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不断刺激大脑的活动和发育,促进大脑进行积极的变化。学前儿童游戏种类繁多,各类游戏对学前儿童智力有不同程度的开发,设置合理有效的游戏能够刺激较为理想的大脑发育,使儿童智力充分开发。
[关 键 词] 儿童;智力; 游戏设置;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18-02
各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需要游戏,萨顿·史密斯认为“大脑从一开始就极具潜力,在早期阶段游戏的作用是辅助实现大脑的潜力,在大脑和行为中保留更多潜在的变化性”[1]。由此看来,游戏对学前儿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游戏密不可分。
一、游戏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
(一)游戏能激发儿童语言的发展
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是儿童个性特征的重要表现,也是体现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进行交往的过程。游戏的过程是轻松的、愉悦的,儿童可以轻松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与其同伴进行交流[2]。
(二)游戏能够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满足幼儿心理发展需要
游戏是儿童自发进行的能够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拥有绝对的自由,没有来自外界的束缚,因此,在游戏中儿童的情绪是放松的,可以反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3]。在这样自由的游戏中儿童可以增强自信心,并且自身想法慢慢发生改变,心理日渐成熟。
(三)游戏有利于儿童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很强大的作用。在游戏中,可以引导儿童探索性学习能力的成长,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成长,以及自主性、创造性的成长。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4],它为儿童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
(四)游戏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儿童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敢于想象,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天生就具有创造的倾向[5],游戏能够满足儿童发展创造力的需要。
(五)游戏有利于儿童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累积生活经验
游戏可以加快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在游戏中,儿童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游戏材料、游戏方式。通过游戏活动,儿童可以认知他所接触到的各种东西,并对它们的功能用途有一定的了解。游戏是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它能给儿童带来欢乐和满足,因此对儿童的游戏应该加以鼓励[6]。
总之,游戏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为儿童创造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幼儿园生活,使儿童能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游戏中有动作,有情节,有玩具和游戏材料,符合儿童认知特点,能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能激发儿童积极地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想象等,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智力的发展[7]。
二、各类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儿童游戏的种类是很纷杂的,对幼儿游戏的划分也有很多种方法,现在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以及规则游戏。
(一)练习性游戏
练习性游戏又称为感知运动游戏,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游戏是以练习性游戏为主,这也是儿童出现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这种游戏是为了取得机能性快乐而重复习得的活动。“机能性快乐”是法国心理学家彪勒提出的,指因满足身体的某种生理需要而获得的快乐。游戏的驱动力不是外加的,游戏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因素,“动”即快乐。这种游戏的功能就是对动作的积极重复和巩固,从动作的重复中得到机能性快乐,产生或获得有力量的感觉[8]。
(二)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主要出现在两岁以后,主要特征是假装,包括以物代物,以动作代替动作以及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通过对事物的动作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系[9]。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如下:
1.强化认知与知能方面。在角色扮演中,儿童编织共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剧情,认知和相关知能的发展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增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以想象力去扮演并且表现物体与所表演情境,思考游戏情境中所面对的问题,随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3.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儿童在扮演剧情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互动、沟通和练习,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舒缓情绪。在扮演游戏中,儿童是满足愉悦的,舒缓了情绪。
5.培养专注力、记忆力和计划能力等。为了继续游戏,儿童一起合作讨论情境与制作所需的道具,一件件专注完成,并且能够记忆所有的情境步骤,有条不紊。
(三)结构性游戏
结构性游戏是指儿童按照以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物体或游戏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或结构的活动。包括拼图、积木、玩沙、手工、木工等。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如下:
1.认识结构材料,能够刺激幼儿使幼儿有兴趣来进行游戏。提供给儿童尽量多的材料,把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交通工具、日常用品以及自然界里的各种动植物都反映到游戏活动中,如小椅子、沙发、床等[10],这样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结构游戏能够加深幼儿对构造物和物体的记忆。儿童只有对日常生活的建筑和物体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順利开展结构游戏,儿童在此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