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文敏 杨苑芬
[摘 要]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中国智库“特、专、新、优”的特点对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具有实用性强的借鉴意义。在智库理念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路径有四步:确定服务特色获得思政教育领域话语权;多学科结合解决学生思政困惑;构建上下信息流通渠道使研究成果落地;采用柔性考核方式实现“旋转门”人才流通。
[关 键 词] 智库;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6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推进,一批优秀的辅导员涌现出来,各高校也纷纷推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不仅带动了一批新生辅导员发展,也成了展现高校辅导员风采的窗口。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不仅是提升辅导员能力的载体,更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言献策的平台。目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智库的内涵,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建设、评估、考核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智库内涵的解读
智库也称思想库(Think Tank),泛指一切以政策研究为中心,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为目的、非营利的、独立的研究机构。西方国家的智库和政府的联系密切,是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献策者”。因此,西方媒体将智库作为继新闻、立法、政府后,排在第四位的国家软实力内容。在中国,智库还具有“中国特色”“专业化”“创新理念和组织形式”“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四方面特征,简称为“特、专、新、优”。
智库并非是“舶来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士大夫招揽的“门客”就是当前“智库”的原型和基础。这时候的“门客”是有学问的人,能为士大夫提供问题决策的辅助。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学问和决策。从汉语的建构角度来理解“智库”,则可以发现更多的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智”的理解是:从白,从亏(yu),从知。“白”表示气从鼻出,“亏”中助气词,同“于”“於”,“知”表示明白于心的知识。从中国文化中看“智库”,它的功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无所不知的智
中国化新型智库应该不仅能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改革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且还可以领先一步从已知领域的某些“蛛丝马迹”中预测那些难以预测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前瞻性研究,并提出改革等决策意见。
(二)见微知著的能力
新型智库需要有敏锐的觉察目光,可以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被表面现象迷惑,独立开展研究,发现没有发现的问题,而不能满足于解释已经发生的问题。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在事物发展的萌芽阶段,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预测未来,适时发出警报。
(三)决之断也的魄力
作为智库需要有是非分明的态度,在诸多可能性和不同意见中,知道如何权衡各种方案利弊,提出明确的对策建议,成为党和政府在进行改革创新决策中的重要支撑。
(四)知有所合的意识
智库提出的建议,要符合中国的国情、顺应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大局要求、接地气,要使决策做到不仅可以承上启下,而且又能继往开来。
二、智库型服务理念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的有效性
2013年,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下,提出了建设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要求。2017年3月第一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四年建设期满,工作考核收获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工作建设成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新发展。从这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和考核成果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工作室建设的不足之处。目前辅导员工作室的特色主要按学生工作内容板块建设,成员的学科单一,资源获取的途径欠丰富,辅导员工作室的建立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细胞作用”。工作室开展的研修工作主要集中在创新工作方式领域,即如何适应“微时代”的发展,更快速地联系学生,办好各种学生事务等。这种建设方式只能成为学校学生事务工作的一种提升平台,却不能充分发挥高校基层思政团体的教育效能。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用“智库”的理念建立辅导员工作室,使其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进程中的“智囊”。
运用智库型服务理念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有效性有以下四点:
(一)综合学科的思想
智库的首要功能是“无所不能的智”,要实现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各种情况的把握不能单凭教育学,或是社会学,或是心理学等单一学科,必须要多学科融会贯通合作,才能正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原因,理解其行为方式的主要动机,明白结果的主导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行为有的放矢,工作结果有效预测,工作方式科学合理,让工作对象心服口服。
(二)贴近热点的思考
当前高校智库做得最好的是美国高校的教育智库,他们已经摆脱了“象牙塔”束缚,不仅拥有科学研究功能,还具有影响决策、培养人才、国内外交流和社会服务实践等功能。美国高校教育智库的研究贴近教育的热点、焦点、难点,话题是综合的,既有前沿、开放的特点,又具有了学术的严肃,研究领域在宏观上具有比较、国际化研究,也有信息化的研究;在微观上,既有针对少数族、残障人士的研究,也有本土和移民群体的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上通决策,下解民忧”的作用,其工作成果作为非权力部门提出的意見决策,成为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三)客观评价的目光
智库有效进行资政建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独立性。智库不隶属学校,智库学者也非学校教职人员兼职担任。只有具备了独立性,研究人员才能全身心投入智库研究中,可以独立于政府之外从事政策研究。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圈子,在外面看圈内工作,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问题原因和做好前瞻性调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