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产品设计专业玩具设计方向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2018-06-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杨剑君
  [摘 要] 产品设计专业玩具设计方向的校企合作有自身的特点。从现有的几种校企合作類型出发,分析了各个类型校企合作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现有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玩具设计方向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部分合作相对成功的实例,提出了根据各高校不同的地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观点。
  [关 键 词] 玩具设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62-02
  谈校企合作已经是个老调重弹的话题,尽管如此,对某些相对新型的专业方向而言,它还是有一定的研究的必要。比如,本文要探讨的产品设计专业里的一个方向——玩具设计方向。这个专业方向是个相对比较新的专业方向,,最初在艺术设计专业之下。后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列入了要发展工业设计,当时的玩具设计方向归于工业设计专业。2010年,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专门文件《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底,国务院发出的《工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以及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这两份重要文件,都具体强调了要发展工业设计。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工业设计专业从艺术设计专业中分离出来,并更名为产品设计专业。原用名的“工业设计”归至机械类学科门类,玩具设计专业方向成了产品设计专业之下的一个方向。
  众所周知,玩具设计专业方向是我国近十几年新兴起的一个专业方向。尽管这个方向在近些年在人才培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它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空间。本文试图就产品设计专业玩具设计方向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改革做一些探讨,以期能为培养应用性比较强的玩具设计专门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几种类型及优缺点分析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生产的一种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实训的结合。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将学校人才培养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是高校与企业双赢、共同发展的模式之一。在艺术设计发展史上,这种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当时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有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是在工厂完成的。历史事实证明,这种合作能很好地促进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高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即时交流教学模式
  即指学校请企业的设计师或设计管理人员到学校做讲座,企业也在合适的时候邀请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或骨干老师前往交流。这种交流教学模式虽然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发,企业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智力支持和一定的广告效应,但对双方来讲,都因时间短,彼此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校内实训平台为企业做设计项目的合作教学模式
  指校内设置实训工作室,接受校外企业委托项目,在某些设计实训课程环节,为企业实现项目设计的一种合作教学模式。
  在联络通讯发达的当今,这种合作模式比较便捷。这种合作教学模式能快速让学生认知企业的需要,直接了解企业市场行情。同时,这种模式能直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项目实训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企业在获取这些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会发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可能会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这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但是,这种合作模式需要有高校与企业“联姻”的良好基础,由于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和学校对培养人才的需要之间常有矛盾,对学校为企业设计的方案及最后采用的方案,不容易达成经济上的一致。
  (三)校外企业建实训平台协同学校合作教学模式
  指高校美术院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甚至依托企业,在企业专门设立高校设计工作室,每年保证有核心设计骨干老师驻扎,与企业设计管理人员和驻厂设计师协同,既完成培养高校设计实训相关课程的实习任务,又带学生完成企业设计相关项目。这就是所谓的青年教师下企业。
  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锻炼了高校教师的企业实战经验,另一方面,也让高校的部分实训实习课程落到了实处。但这对高校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而目前,这种通过专业行业认证的“双师型”教师在各高校的美术院系很少。对企业而言,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要为高校付出更多,例如,为学生做岗前实践培训,为实习生提供安全的食宿环境,给实习生提供一定量的劳动报酬等。因此,一般企业都觉得这种合作不偿失,都不大愿意接受。
  (四)政府、行业协会中介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指以政府或行业协会为中介,联系高校与企业,以组织会议、项目比赛等形式,让高校与企业双向选择、联姻。或委托项目,或组织以实际项目为内容的比赛。
  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有可能因某些高校与某些企业之间的陌生,致使短暂的“见面会”联姻失败;另一方面,即使联姻成功,之后的委托项目或组织比赛一般都因缺乏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而“流产”,往往这种合作模式最多只有获得短期的成功。
  (五)项目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
  项目订单式培养模式通常是企业根据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对学校提出相应的要求,学校按照企业岗位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安排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相应调整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必须提前签订合同,同时企业提供一定的培养支持。
  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在入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就业,校企合作程度也最为紧密,可以解决行业对不同设计人才的特殊需求,学生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顺利工作。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