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建新,陈建
[摘 要] 近年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许多问题。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方面与小学科学教育的需求上尚有较大差距,这也成为制约科学教育水平提升的瓶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就高师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教育的对接问题做出自己的探索,结合高等师范学校的实际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把握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的规律,为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小学科学教育师资探索出新的路径,使高师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教育更合拍。
[关 键 词] 专业化;背景;高师;科学课程;科学教育;对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46-03
随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那种认为“科学是复杂的,小学生知识基础弱,学不了科学;小学教师科学素养低,教不了科学”的传统观点已被人抛弃,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教育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科学教育已经在小学校园中蓬勃兴旺地开展起来了。2005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行动全面展开。小学科学教师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者,直接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小学科学教师是履行《纲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基础。接下来我们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各级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和各种形式的职后进修,为小学科学教育锻造、输送出合格的乃至优质的师资。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2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版)》也对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现代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现状调查
(一)小学科学学科现状
近年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获得长足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许多问题。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本身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方面与小学科学教育的需求上尚有较大差距,成为制约科学教育水平提升的瓶颈。现阶段,我国教师培养侧重于培养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基本上不设置小学科学教育专业。
为更好地进行问题诊断,我们开展了“小学科学学科现状”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1)科学教育的教师队伍中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科学教师通常会因为要兼顾的事务过于繁杂而不能专心任教。(2)任课教师中具有相应科学专业背景的少,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和“自学成才”。(3)多数科学教师是由学校指派的,而不是出于个人选择和要求,这种通过行政指令组建的科学教师队伍稳定性很差,科学教师缺乏对科学教育应有的自觉和热情。(4)多数科学教师在解构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感到困难,缺乏足够的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上述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小学科学教育走向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二)高师科学课程现状
高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各类小学师资的骨干学校,在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高师目前在培养目标、学科分类和课程设置上,还没有真正与小学科学教育实现有效对接,还未能真正形成成熟、完整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在为小学输送科学教育师资的质量与规模上还未能真正做到保障有力。综观各级师范院校这方面的情况莫不如此,即使将眼光放得很远,我们仍然看到,当前中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在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上,还都处在摸索和实验的阶段,虽然已有少数学校在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方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在师范院校如何建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完整系统,在这一总领性问题上形成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理论思考
高师科学课程指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类课程,是师范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及科学技术概论、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科学实验与教具制作等。科学课程既要重视师范生的整体科学素养,还要渗透对未来教师行为和技能的实践训练以体现师范性,以培养学生参与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我们将高师与自然科学教育相关的课程整合为四大模块:(1)学科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学科的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普通物理、生命科学导论、现代科技概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等)。(2)教育类课程。包括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具制作、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3)活动类课程。包括兴趣组、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科普讲坛、研究性学习等。(4)实践类课程。包括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小学科普教育专题实践、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见习与实习等。四大模块课程内容有机联系,目标各有侧重,但在培养未来教师科学教育素养上应体现统一性。
总的来看,师范院校对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已有少数师范开始在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师范院校如何整体性培养适应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目前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研究。
(二)实践探索
高师科学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是一项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多层面探讨。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高师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等与小学科学课程的关系,使其培養的教师更能适应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研究、小教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研究、科学活动课程研究、科学课程课堂教学研究、与小学的合作互动研究、高师科学课程的学习评价研究。另外,,我们应该在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和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同时,加强高师与市、县(区)教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创新高师教育实践的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竞赛活动,为师范生观摩、体验小学科学教育提供积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