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议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就业现状与展望

2018-07-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廖爱民
  [摘 要] 生命科学类专业暂时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原因在于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成才周期相对较长、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但作为新兴学科的专业,生命科学类专业在出国留学、读研和直接就业方面依然有着很多机会,能够满足应届毕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展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依然光明。
  [关 键 词] 生命科学类专业;就业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222-02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并称为21世纪新经济的重要支柱,认为生命科学类专业有可能是继信息类专业后最热门的专业,并再次掀起人才大战的热潮,创造毕业生就业新的亮点。然而,从近几年应届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现状却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我国的生命科学类专业近年来社会需求并不好,甚至需求不足,出现了所谓“就业难”的现象。
  一、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研究薄弱,还没有带动生物产业化的大规模发展
  我国由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薄弱,,无法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产业化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物技术产业转化率低,生物产业规模较小。(2)生物产业发展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单一。(3)在政策、体制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能适应加快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地方。生物产业不能发展壮大,导致生物产业吸纳人才就相当有限。
  (二)生命科學是一门对知识结构要求较高的学科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大学短暂的4年学习,只能接触生命科学的皮毛知识,还不能完全真正应用于实践当中,知识储备的不足和实际经验的欠缺都会使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1]。
  (三)全国把生命科学类专业办得太多、太滥
  据统计,全国开办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从2002年100所猛增到2007年的200余所,生物技术专业从2002年90余所猛增到2007年的250所。许多高校无论是师资条件还是实验设备都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科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导致用人单位对此颇多微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四)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有一定关系
  “天之骄子”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下就能去除的,这种现象在全国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2]。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事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学生不愿去。
  (五)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应对招聘面试的就业技巧
  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作为理科学生,因为学业压力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教室和实验室,了解社会有限,并且误以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能找到好工作,不太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面试技巧,结果许多学生在递交简历的阶段或者在第一次面试时就惨遭淘汰。
  虽然,生命科学类专业在直接就业的途径中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局,但这几年许多学生看到了生物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除了出国留学和攻读研究生外,目前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选择直接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大型生物医药企业。诸如三九医药、丽珠集团、哈药集团、西安杨森等我国著名的生物医药公司一般都会到各个高校开展人才招聘,这也是目前生命科学类专业在校期间主要接触的用人单位。第二类用人单位是生物制品或生物技术公司。其数量远远多于大型生物医药企业,作为高科技型企业,他们一般都是中小型公司,发展规模小,资本实力弱,所以单个公司人才需求量也少,而且这些公司要求所招聘的人员能立即给公司带来利润和效益,强调工作经验优先,一般不会主动到高校招聘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所以,我们发现这么一个规律:许多应届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尽管很难找到满意的用人单位,就业率较低,不过一旦离开学校,在6个月之内,那些未就业学生都能找到基本满意的用人单位。原因在于这些未就业学生参加社会招聘后被这些生命科学类中小企业录用。第三类用人单位则是政府机构、学校或者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主要包括专业性较强的政府部门如疾病控制中心、动植物检疫检验部门、公安局的技术鉴定中心以及各级生态环保机构等。但是,这些用人单位招聘必须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公开招考才可能就业。在学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对本科应届毕业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因为本身这类岗位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能够在事业单位从事研发工作虽然待遇优厚却也是机遇难求。不过,中学生物教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就业渠道。自高考恢复了对生物的知识考查后,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目前,许多中学生物教师的知识早已陈旧过时,在生命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许多中学急需大量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强的生命科学类专业科班出身的毕业生。
  二、生命科学类专业是前沿新兴学科
  尽管生命科学类专业暂时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局,但科学家们依然预言:生物是继数学、物理、化学之后最有爆发力的学科,它融合了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科,是一门前沿的新兴学科。
  (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研究成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轻工食品、海洋开发及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对人类解决面临的食物、资源、健康、环境等重大问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可能引发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必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