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慧,黄银刚
[摘 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相结合,造就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复合型人才成为主旋律。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载体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解析了工匠精神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其载体,同时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归纳总结出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新载体及其运用。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载体;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228-02
“十三五”规划强调“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可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载体研究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应当走出传统的单纯理论教育,在对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和环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有效的培育模式,寻找更新更好的职业素养培育载体,以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
(一)教育环境和背景的变化要求提升职业素养载体的有效性
职业素养培育与国内外的教育政策、科技手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密切相关,因而不存在能够适应所有情况一成不变的教育载体。一方面,我们需要把握形势,创造性地探究新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另一方面,原有的教育载体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它们对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也随之发展变化。
(二)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拓展职业素养载体的形式和内容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造成高校学生群体构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在家庭经济条件、个人素质、成长环境等多方面,这些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效果。因而,在进行职业素养培育时,我们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因材施教,不断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需求,,着实增强培育效果。
二、工匠精神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其载体
(一)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解析
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指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要突出其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功能,即培养岗位针对性、实用性强,业务知识结构、文化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有所侧重的人才。那么,对人才的职业素养教育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查询资料我们得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工匠精神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扩充,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严守规矩、专注严谨的职业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技艺精湛、构思精巧的职业技能,并使这些价值追求内化为学生孜孜以求的卓越职业品质,在职业生涯中做到思维精巧、做事精准、技艺精湛与精益求精。
(二)职业素养的形成及其载体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三个部分,相对于职业技能而言,这三者可以成为隐性素养,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养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素质。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项养成教育活动,它需要经历职业观念的初步生成、职业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和职业行为最终确立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培养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由于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职业对职业素养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多种因素形成相对制度化、系统化的职业素养教育载体。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职业素养培育载体,我们以某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0023份,其中男女生比例达到5∶3,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的比例为2∶1。调查中,59.28%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清晰的认识,80%左右的学生有清晰的职业素养判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职业素养与择业之间的关系。在职业素养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问题上,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更强。
此外,44.9%的学生认为自己勉强可以达到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95.48%的学生对职业素养培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在培养途径方面,社会实践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其次是相关课程培训及讲座的开展。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知缺失和职业规划模糊
调查者覆盖了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41%。大二学生占43%,毕业生占16%,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受调查者存在对职业的认知不足、职业定位不明确问题。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在择校择业时往往缺少长远的规划,从而导致大學三年缺少奋斗方向和目标,没能针对自己的需求有意识地锻炼职业素质和能力。
(二)具备基本职业素养,但总体水平不高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自我职业素养测评的题目中,大多数的学生位居中等水平位置(1表示非常不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44.9%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自身素质勉强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高职生中独生子女多,自我个性意识相对较强,在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调查中72.85%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沟通社交能力。(如文末附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受调查的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有很清晰的判断,并且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这对我们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好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