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卉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在职业教育的浪潮中,东阿县职业教育中心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并且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 键 词] 职教;梦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224-02
近年来,东阿职教中心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11234”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1234”教学管理模式为:工作中突出技能大赛一个“重点”,把握春季高考一个“中心;教学中落实两个规范,抓好三项建设,注重四个细节。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近几年的技能大赛中,我校共获得聊城市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9项,山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优秀奖一项;在近三年的春季高考中,共有157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2015年学校被遴选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立项单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职教人,我们深刻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来自教育局党委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確领导,来自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一、理念新,学校才能强,职教成就青春梦想
走进职教中心的大门,迎面而立的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这也已经成为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成为职教中心每位教师的座右铭。理念一新,天地宽,新理念引领着学校进行新的实践。
什么是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因此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是人才;同时能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急需的劳动者也是人才。与大家分享一个“西邻五子食不愁”的故事,说的是西邻有五个儿子: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狭隘的人才观来看,五人中大概只有一人可以成才,其余四人要么平庸,要么将来吃饭都是问题。可是西邻对五个儿子按照各自的长处引导安排:老大质朴,让他务农;老二聪慧,让他经商;老三目盲,让他占卜;老四背驼,让他搓绳;老五脚跛,让他纺线。五个儿子各展其长,各得其所,结果是“五子食不愁”。这就是对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皆可成才的最好诠释。
进入职校的学生,大多不爱学习,文化课基础较差,可是,他们动手能力特别强,思维活跃。那么,怎么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呢?联想职业教育集团首席讲师朱胜文老师说过:教育要两手抓,一手抓学生的兴趣,一手抓学生的自信。在培养兴趣方面,我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科学谋划、紧跟市场,先后开设了机电、数控、汽修、学前教育、护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7大专业,学生入校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学得轻松投入,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2机电专业的刘同学,刚入校时中考成绩还不到300分,因为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时根本坐不住,后来,老师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好,他办的黑板报每次评比都是学校的第一名。一次机会,经过老师的精心指导,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后来他积极加入了学生会,成为一名学生会干部,自此他的自我管控能力加强,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学习专业课以后,老师发现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对机电、机械制造特别感兴趣,于是就在技能方面对他进行专门指导,因为对专业的喜爱,激发了他考取大学继续深造的升学愿望,2015年他以技能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商职,,选择了数控专业学习。大学期间,随着专业空间的扩大,通过刻苦的训练,他的技术技能有了更大的提高,2017年5月他代表学校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意大赛获得二等奖,7月份学校又派他去北京中关村参加创新创业的培训,并当选为学校科技创新创业协会会长,现在还兼任学校机器人大赛训练组的组长。用他的话说:没有职教中心的学习,就没有他的今天。
2014护理班的王同学,以前也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护士,进入护理专业学习后,好像变了一个人,每天都抽出时间去实训室练习技能,她的专业技能提升很快,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心肺复苏、插管等护理技术掌握得非常娴熟,在今年聊城市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随后的春季高考中又因为技能突出考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继续深造。
学前教育班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钢琴、舞蹈、唱歌、手工制作,这些课程都是他们的最爱,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现在的学生变得优雅、大方、自信。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生下来就千差万别,正因为千差万别,才有灿烂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我们不能单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文化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这样的学生观,能让我们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扬其所长,避其缩短,正所谓扬长避短。
有了这样的学生观,我们就会让每个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喜欢思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职教人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汇报,当年入校时不起眼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成熟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个慢功夫,容不得半点虚假,“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这是职教中心的庄严承诺,这一承诺我们做到了。
二、教师强,学生才能强,技能点亮青春梦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强校之本,优异的成绩背后应该有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近几年,为促进教师的发展和专业成长,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我校探索出了“一推、二扬、三树、四培”的培养模式,形成了“先树优、带全部,后罚劣、促后进”的良好管理机制,为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引领教师积极钻研教材,将过去的“学校买设备让老师用”转变为“上课我需要,学校一定给我买设备”的良好局面;大力开展教师之间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