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018-07-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杨志春
  [摘 要] 学校体育教育的宗旨是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未来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76-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使学生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本人在多年从事的职业体育教学活动中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一课题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此总结出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课堂教学的多元性
  体育课堂的改革随着现代教育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教和学活动的总称。丰富而多元的课堂教学是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运动中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应让体育课堂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度,做到既要严肃,又要活泼;同时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也要做到学生与教师有纵向联系,学生与学生也有横向联系;教学课堂要一改传统的教师指挥模式,形成学生为主体的多种课堂局面,培养个体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要把现代化多媒體教学逐渐渗透到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堂中,用优美的音乐、动态的视频和多彩的图片取代传统的体育讲解法。这样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二、自我锻炼的主动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不同程度地对文化课的学习有厌倦心理,许多学生往往通过各种体育运动给自己减压放松。体育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机会,增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比赛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运动和游戏中展示自我,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学生既缓解了文化课带来的压力,又找到了自我闪光点,同时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就会逐渐把这种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有时组织大家观看体育比赛时众多学子欣喜若狂,无以言表,不需规定,学生的情感在运动中自然得到了交融,体育课成为这些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空间,成为学子的运动乐园。在进行学期成绩检测时,学生各个精神饱满,你争我赶,各项比赛都不愿落后,从而调动了更多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在运动中得到乐趣,在快乐运动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些赛场上生龙活虎的职业学校的学子们,在体育锻炼中有效地释放了学习压力。
  三、教师能力的认知性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在发生转变,教学方式在发生改变,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也在随之转变。体育教师在继承以往体育教育工作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只有理念创新,加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自我评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以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特色,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信任,在实践教学中双边活动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体育教师还要跟随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时捕捉体育信息,把最新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长期运动的激励性
  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总是在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的。身为一名体育教师,平时就要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于多种运动锻炼的热情,,树立他们自身的主观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教师还要激励学生在业余时间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循序渐进,制定出自己的短期运动计划和长期运动目标。教师要适时地针对锻炼项目和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鼓励。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这种体育锻炼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在运动中学生体验出锻炼的乐趣,在运动中他们也积累了运动经验和技能,也就具备了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
  总之,学校的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至关重要,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既学会了“一技之长”,又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他们终身锻炼的习惯和意识,提升了他们运动的价值,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嵇明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2]赵超君.关于《学生健康标准》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3(5).
  [3]郭艳.“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J]. 体育科学研究,2006(2).
  [4]林学智.福州市区重点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
  [5]张倩.锻炼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与中介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