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贤斌
[摘 要]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生存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重金属开始被排放到土壤中,而这些重金属又渗透进被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中而回到了人体中,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检测就成为必要之举。在此对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浅要探究。
[关 键 词] 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TE99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238-01
重金属一般是指密度大于5的金属,也就是密度超过了4.5克每立方厘米标准的金属,主要包括铜、铁、铅、铬、汞,当然还包括类金属砷等。重金属留存于自然环境中,很难被生物降解,并且还可能被其他动物、植物吸收,并且不断累积。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食用了被重金属污染的动物、植物食材之后,重金属便会在人体内成千上百倍的富集,和人体内的蛋白质、酶等发生强烈的反应,使它们原本极富的活性丧失,并会对人体的脏器造成损伤,直至造成人体慢性中毒。所以,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检测,并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发展土壤重金属检测事业,对国家、社会、人民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对此我们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为今后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一、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的检测方法
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精度高、准确度高,但是检测周期长,检测过程繁琐,并不实用。而传统的其他方法也各存在着优缺点。例如,光学分析检测法,具有准确性和灵敏性较好的特点,并且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检测快捷,但是却因为设备的价格昂贵,所以不宜大面积推广。电化学分析检测法易上手,精准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还可以对多种重金属同时进行检测,但是前期对样品进行处理的过程极其繁琐,还可能在检测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检测的电位宽度存在局限性,检测结果还有可能出现互扰,因此一般用于科研工作。生物学分析检测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速度快,对土壤的破坏较小,非常适合于在现场进行检测,但是灵敏度相对较低,一般只能进行定性检测,所以暂时还没有进行推广。
(二)新型的检测方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被应用到了土壤重金属检测工作中。例如,高光谱分析检测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还可以对大面积土壤进行检测,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广泛性较差,检测前期对样品的处理程序繁琐,同时因为估算数据,精准度较差。再如,生物量间接量测定检测术,灵敏度较高,成本较低,对环境破坏性较小,可靠性得到保障,但是也存在精准度差、对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的缺点,因此不适合推广。还有环境磁学检测法,虽然检测快速、精准度高、成本低廉,但是适用范围较窄,对土壤环境要求苛刻,也不适合推广。又如太赫兹光谱检测术,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呈现快,可对多种重金属进行检测,但是因为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因此应用性与广泛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二、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高度智能趋势
在当前的土壤重金属检测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先将土壤进行干燥,然后去除杂质,然后进行消解,不仅过程繁杂,而且大部分检测程序都需要由技术人员手工操作,所以造成了检测人员工作量大,但是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同时所需的检测时间较长,严重制约了土壤重金属检测工作的开展。因此,想要提高检测效率,就必须研制出一种高度自动化或者可以半自动化操作的检测设备,大大降低了检测操作的繁琐程度,提高检测速度,保证土壤重金属检测工作的时效性。
(二)高度精确趋势
对任何一种土壤重金属检测的设备或者技术来说,保证其检测的精确性都是一项基本要求,如果没有了结果的精准性,那这种检测方法绝对是失败的,这种检测设备也绝对是不实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当前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也随之发生着不断的突破发展,精准度从原来的毫克每升跨越到后来的微克每升,直至现在的纳克每升。随着高光谱遥感探测技术和生物发光技术等高新科技创新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壤重金属检测的精确程度也必将不断提升,同时这也是此类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
(三)高度综合趋势
因为当前的多种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一般都是针对单一项目进行精准检测,或者是从大面积进行整体估测,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可以综合应用的技术。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将向着遥感、便携、快速、生物传感等综合应用、综合检测的方向进行。
总而言之,当前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技术总体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随着社会和民众对重金属的危害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也必将不断发展,也必将有一个跨越的台阶,也必将向着智能化、现代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加快检测速度,降低检测成本,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土壤重金属检测程序。
参考文献:
[1]周宝宣,袁琦.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应用化工,2015,44(1):131-138.
[2]郑嘉宁.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种子科技,2017,35(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