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建锋 靳珍 姚峰蕊
摘 要:在访谈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制了中学生错题资源应用调查表,对河南省某中学1271名中学生被试的错题资源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被试在错题资源应用方面有显著差异;对于错题,大部分学生观念较积极,但高中生比初中生更重视错题;同时都缺乏应用错题资源能力,错题应用策略比较单一。
关键词:错题资源;错题应用;中学生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根据需要制订学习计划,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分析原因并尝试解决,同时也要掌握资源策略,学会独立获取信息资源和资料,并能独立地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1]。对于学生而言,错题是一种学习资源,通过积极地利用错题,可以完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和解题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对教师而言,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可以获悉有价值的教学反馈,从而改善教学[2]。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河南省某市一中学共6个年级,分别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学优班,两个普通班,共1271名学生。
2.工具
笔者自制《中学生错题资源应用调查表》。经过预测,总信度系数是0.896,各部分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802、0.796、0.860。
3.过程
在自习时间发放调查表,共收回有效调查表1161份,随后进行数据处理和访谈。
三、研究结果
1.不同被试情况
从表1可知,总体而言,在观念、行为和策略方面高中生的得分都高于初中生,从百分比上看,被试在策略方面得分率都比较低,这说明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缺乏有效的应用策略。多数被试能认识到错题资源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意识到错题有利于发现学科知识缺陷,所以他们一般重视错题。虽然高中生对错题持有相对积极的态度,但是他们并未足够高效地应用错题[3]。
2.总体被试情况
根據数据,列出表2。被试在三个方面的得分百分比分别为:82.13%、73.48%、54.15%。平均值分别为:25.41、22.78、19.39,由此可知,被试能充分地认识到错题资源的重要性、对应用错题持有相对积极的认识,但都缺乏高效的错题应用策略,缺乏对错题的整理和再利用,这表明中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由表3可知,被试认为项目3、2、5、19、12与自己最相符,最不相符的项目是22、24、23、15。项目14是负向题,其得分2.39说明总是同意该项目。
由上述分析可知,被试普遍知道错题反映了自己的知识缺陷,赞同认真地对待错题对理解学科知识有利,漠视错题会影响后续的学习。被试一般都有错题本,但通常没人监督,他们就漠视错题。
通过访谈笔者也验证了以上发现,大部分被试表示“多关注错题有利于我的学习。”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主要是“在课堂上老师评讲时直接在资料上订正。”虽有错题集,但通常是“把错题直接抄到上面,很少复习,与同学交流就更少”。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发现中学生错题资源应用现状如下:(1)错题资源应用在不同水平被试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对于错题资源,大部分中学生持积极的观念,,但缺乏恰当的应用行为;(3)中学生经常使用的错题资源应用策略较为单一。
参考文献:
[1]王星乔.高中生化学错题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42-44.
[2]郑敏.知识缺陷型错题管理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3):48-50.
[3]刘儒德,江涛.高一学生的错题管理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54-58.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