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018-08-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玥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古诗词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和品味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提出几点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一代代地传承。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古诗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古诗词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丰富古诗词教学内容
  古诗词语言比较简洁、精练,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在古诗词学习时难免会感到生涩,对其中的内容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促进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古诗词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应当对其充分利用,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范仲淹的《苏幕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词中的景,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特点。如云碧、叶黄、波绿、烟翠,给人一种烟雾迷蒙的感觉。在之后展示山、水、斜阳、芳草营造夕阳西下的景色,让人能够联想到家。在下片中的明月、高楼以及相思泪更是营造出诗人的孤独以及思乡之情。从远到近,由夕阳西下到明月当空,营造一个孤独的氛围,通过多媒体使得古诗词更加具有画面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能够对古诗词中的情感进行体会,引起情感共鸣。同时,借助多媒体使得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二、借助诵读品味古诗词,体会古诗词内涵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和背诵,对知识内容进行丰富和积累,为古诗词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在古诗词的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味,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李清照的《渔家傲》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的诵读,并且对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如“接”“连”两个字能够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进行连接,形成一种无边无际的境界。“转”和“舞”能够给予人真实感,同时具有梦境一般的虚幻,虚虚实实,给古诗词奠定情调。通过反复地诵读,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理想和抱负在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心境,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能够对作者的积极心态进行体会,深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理解其中的内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运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讲究简练、简洁,并且营造一定的意象。作者使用聊聊数十字营造更加生动、形象的意境,并且在字里行间寄托情感和思想,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想象力的發挥和利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对古诗词中的留白进行丰富,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感受其中包含的诗情画意。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李白的《月下独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想象,并且在情境中对古诗词进行体会,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在花丛之中准备一壶美酒,独自一人自斟自酌,举杯邀请空中的明月,看着明月下自己的身影,一起饮酒的有三个人,想象着月中的玉兔,听见我仰天歌唱,舞动着。在银河边和明月相望结为忘情之友。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想象,融入古诗词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古诗词中的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古诗词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内容。教师应当结合古诗词的背景、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古诗词诵读和品味的习惯,对古诗词中的内涵和情感进行体会,感悟其语言美、意境美和形象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光国.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49-50.
  [2]郑坚.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探析[J].成才之路,2015(11):78-79.
  编辑 郭小琴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