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8-09-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玲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城镇化,在大量的扩张和规模扩大以后,城乡规划师开始对生存环境进行思考,思考在这种新城镇化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生态新思想。对从事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筹预见性,通过主导和规划来实现对城市和乡村的控制,因此在新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把握外界设计的思潮,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将书本知识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实践接轨,是對教育进行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方针。
  [关 键 词] 新型城镇化;教学改革;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242-01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条件的保障等城镇化的内容,,党的“十八
  大”和“十九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了将城乡规划的重心也由大批量的公共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条件的重点转到了小城镇、农村,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来实现新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在这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也
  应当进行一定的转变,要通过与社会实践接轨来达到在教学中不仅学到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能随时把握行业动态
  和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的目的。
  二、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的工业化为发展推动力,以统筹兼顾为指导原则,强调推动城市生态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城乡一体统筹和协调发展,不再是以传统盲目的人口集中和城市扩张为发展模式,而转变成强调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对城乡规划专业来说,本身它作为具有前瞻性和统筹性控制城乡规划和建设发展的一门学科,除了对基本的规范和规划需求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是要关注最新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发展方向,从最专业的角度出发,从最长远和科学的视角去给相关建设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发展规划,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和定位相当重要,因此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握几个整体原则和指导思想:(1)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强调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而不是“城乡一样化”。(2)城乡生产居住一体化发展:强调城市发展要将经济规律进行复合叠加,因“城”制宜、相互带动。(3)城乡生态文明同步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应。(4)城乡文化繁荣发展:强调地方本土文化特色,反对千城一面的现象。
  四、新型城镇化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中,面对新的挑战、特色发掘、领域扩展、属性转变等内容,我们要进行一定的思考。
  (一)新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将继续加大投入建设乡村,将其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现在很多设计师对乡村的理解还比较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够充分,缺乏生活体验和感受,设计出来的作品无论从思想内涵和设计高度上都需要加强认识和获得提升。在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带来的也是新的机遇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机遇,调整学习方式。
  (二)特色发掘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态和布局模式。现代人受到快速城市扩展和城镇化的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上出现了审美的偏离,很多小镇和乡村的发展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模式,这种对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丢弃使本来经过长时间积累沉淀的历史印记逐渐消失殆尽,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的教学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原有城市和乡村的地域特色,不能忽略了新时代下人们的现代物质新需求和旧的传统环境格局形式之间的关联,应该树立起将“新”和“旧”有机融合的观念,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三)领域扩展
  城乡规划因为要做出城市特色和实现宜居生态需求,更多人群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作为从事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人员,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练习中应该打开思路,站在社会管理者、倡导者和使用者的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仅要通过规划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四)属性转变
  有人情味的设计指的是在满足顺应自然环境条件、实现多种功能集合的基础上,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通过就地取材、挖掘场所和使用者的关联,打造出贴合人体尺度和比例的场所精神,实现有人情味的生活、社会、精神空间享受。
  我们通过对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动态,来对当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方针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鑫庭,赵捷,方世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以湘潭市梅林桥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6(6):90-93.
  [2]赵润江,赵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海南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思考:以三亚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3):114-11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