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专卫校护理临床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思考

2018-09-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沈玲
  [摘 要] 中专卫校的护理临床实习管理水平,是决定护生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简要分析了中专卫校护理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此,重点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实践方案。通过对上海某中专类院校护生实习考核结果的观察,证实了各项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以期能够为卫校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
  [关 键 词] 中專卫校;临床实习;护理考核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83-01
  随着各类疾病发病率的提升,医疗卫生领域对护理质量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中专卫校承担着培养护理人才的重任,需加强管理,提高护生护理能力,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中专卫校护理临床实习中,对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管理不严格的问题仍显著存在。提高管理水平,成为学校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中专卫校护理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中专卫校护理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两方面:(1)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无法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护理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如带教老师本身素质不足,同样容易对护生的实习效果造成影响[1]。(2)实习护生:决定实习护生护理质量的因素,既包括专科护理因素,又包括法律及道德因素。若仅注重培养护生的专科护理能力,未来很容易诱发法律风险及护患矛盾。
  二、中专卫校护理临床实习管理实践方案
  (一)带教老师管理
  中专卫校应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为护生护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可要求带教老师将“病例分析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为护生列举典型护理病例的方式,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水平。另外,卫校还可一年一次组织带教老师参与培训。并在培训后,通过考核判断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否达标。考核未通过者,应取消取临床实习带教资格,避免对护生护理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碍[2]。
  (二)实习护生管理
  1.岗前培训
  能否将护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是医疗卫生领域评价护生基本素质的主要指标。对此,中专卫校应加强岗前培训,为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以骨折患者的护理为例,,可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进入骨科,为护生示范“翻身方法”“按摩方法”“康复训练方法”等操作方法。当带教老师操作完成后,护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操作。培训内容应由浅入深,确保护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提高其护理水平。
  2.护理道德
  近些年来,由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欠佳而导致的护患矛盾的发生率正在逐渐提高。护患矛盾的发生,不仅容易对患者疾病的康复造成阻碍,同样也会对医院的信誉与形象造成影响。因此,中专卫校必须加强护理道德管理,全面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例如,应嘱咐护生面带微笑地为患者服务,穿着朴素大方,行为亲切自然。当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护生应表达对患者的同情,并时刻询问其是否存在护理需求,避免护患矛盾发生。
  3.护理法律
  护理法律风险的产生,一方面与护生护理质量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不规范有关。中专卫校应加强法律培训,确保护生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积极预防法律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例如,应嘱咐护生在护理临床实习过程中,积极练习书写护理文书。每一护理操作完成后,都应立即详细、清晰地记录在文书中。
  4.护理考核
  为确保护生的护理质量能够符合临床护理的需求,中专卫校应于护生实习后,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其实习效果进行评估。护理考核内容,应包括“常规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法律知识”等多种。每项考核内容的分数可设置为100分。考核结束后,卫校带教老师,需根据护生的分数,对其护理能力进行判断。分数未达标的护生,不得进入工作岗位中,以免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安全性造成影响。
  (三)管理实践效果
  本市某中专类院校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实施了上述护理临床实习管理方案。通过对护生考核分数的观察发现:管理前:护生常规护理(81.56±2.54)分、专科护理(82.55±1.38)分、护理态度(82.50±1.67)分、护理法律知识(83.25±1.97)分。管理后:护生常规护理(95.84±1.99)分、专科护理(96.49±1.20)分、护理态度(95.84±0.88)分、护理法律知识(96.13±1.50)分。对比发现,各管理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市某中专类院校改进了护理临床实习管理方案,在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中专卫校可参考该经验,通过改革带教方法、组织带教老师培训的方式,提高针对带教老师的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岗前培训、护理道德教育、护理法律教育,对护生加以培养。并将护理考核应用到实习过程中,全面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强.卫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阶段“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2):74-76.
  [2]苏莉.卫校护生临床实习前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识与态度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96-97.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