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智障学生职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18-09-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美玲
  [摘 要] 通过对一所特殊学校中职智障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简析,反思单一的“模拟实训”教育教学现状,提出针对性强、促进就业的“三位一体”教育教学实践方式,旨在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发展健全学生的工作人格,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关 键 词] 智力障碍;职业教育;就业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92-02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全国众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使初中毕业后的特殊孩子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并以此来获得就业机会。但从本校职高班开办四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较多,能够堅持就业的却很少,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与阻力。因此,,让特殊学生的职业教学模式与就业实训有效联结,是迫在眉睫需要思考和改革的方向。本文试从改进职训教学模式入手,以提升学生职场适应能力为目标,提出针对性强促进就业的“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以供教学参考。
  一、中职智障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从下表可见,学生从毕业到现在一直稳定未换工作的只有2人,原因归纳为:有同伴、离家近、会与他人合作、肯吃苦。已换工作却坚持就业的有1人,原因是:离家远、家长就近另找工作。从一般性工厂辞职去庇护工厂的有3人,原因归纳为:人际沟通不
  畅、受他人唆使、贪图轻松、家长过度保护。由庇护工厂辞职回家的高达5人,原因有三:一是吃不了上班的苦;二是人际互动有障碍;三是家长功利心重。家长原因本文暂不赘述,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从就业成败来看,分析学生失业在家难以适应职场的背后原因。
  二、反思“单一”模式职训教学现状
  学生就业时表现出来的各种适应不良,笔者认为学生出现的“人际交往有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差、人格不健全”等因素,是学生难以坚持职场工作的主要原因。学生出现的“低能区”,恰是学校教学的“盲点”——缺乏实景体验。换言之,职高部试行的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三大版块教育教学目标,只有“工作能力”这一块能够较为顺利达成,其余的“工作人格”和“社会适应”两大块的教育教学目标,经由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结果验证可知,仅凭学校的模拟教育教学,脱离了真实情景的“就业”培训,中职智障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难以达成的。
  三、“三位一体”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我校的中职智障毕业生能够成功就业,在现行的“模拟实训”教育教学基础上,发散教育思维,拓宽教育场所,提出更能全面发展健全人格、习得工作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及提升学生个人及职场生活适应能力的中职智障教学“模拟实训—实景教学—总结调整”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学生首先在学校接受专业的模拟教育教学,再组织学生前往职训场地,进行真实全面的体验式学习,最后回校总结不断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了顺利开展以上所述的教学循环“三部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加强师资培训
  1.“走出去”进行岗位体验
  开展学生的“实景”体验式教育教学,首先要打破教师的固有思维,把教师身份变成职场工人。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专业”起来,最好的办法是组织教师“走出去”实地体验学习,掌握教学专业所需的工序方法,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无缝对接职场需求,唯有教师像职员一样熟悉对口职场业务,才能仿真“接地气”地开展教育教学。
  2.“请进来”展开专业指导
  教师的职业成长,除了“走出去”体验式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针对各职训组的实际教学情况需求,定期邀请对口专业的职场人士,走进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时刻掌握职场新动向,稳步提升教学水平,避免出现“脱勾式”教学。
  (二)完善模拟教学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现行单一的“模拟”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完善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是脱离学校教育单纯存在的职业训练方法。因此,不断改进和充实模拟教学内容,完善现行的模拟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校的模拟学习训练中得到更真实更立体全方位的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加强人际互动,为走向“实景教学”做好铺垫。
  1.拓宽模拟实训基地
  (1)教职工居处地
  我校教职员工众多,老师在校有午休的宿舍,在外有居家的房子,这些都是中职学生学习清洁、整理、分类、沟通等技能的最好资源。教职员工了解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通过教工提供的场所和实际需求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肯定比在特定的模拟课室显著。如,家政服务职训组,与教职员工点对点对接,主动要求上门志愿服务,把学生从家政课室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见识更多更复杂的服务环境,培养更全面更标准化的家政服务技能。
  (2)残联展能中心
  残联展能中心位于职高部前面,里面工作的教师和学员,乃至整栋楼的资源,都是我们可以加开发出来训练学生好地方。对职高学生而言,校本部大本营,他们是熟悉的。而展能中心不再是他们熟悉的环境,更不是熟悉的教师和同学,是较为陌生的“微社会”,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挑战,也带来更大的机遇。如,清洁实务职训组,可以联系展能中心负责人,恳请他们提供学习场地,把学生从熟悉固定的康复楼清洁区域换做展能中心进行清洁教学,使学生在做公共环境清洁或办公室清洁时,接触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气场,接受不同的要求,提前进行职场感知。
  (3)公共场所
  学校周边的公共场所是智障学生学习技能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职业教育训练,在这些自然真实环境下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最有价值,也最有作用。使用这些公共资源作为教学场所,首先要对社区功能进行分析,如超市、农贸市场、快餐店、休闲场所、运动区、交通道路、公交车等都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和场地。如,厨艺组(点心组)学生可以把自己做的点心,打好包装,推出社区献爱心,加强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升形象,培养自信心。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