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小民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将车站信号设备维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贯穿于各个理实一体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提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关 键 词]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改革;理实一体
[中图分类号] U28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38-02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是铁道信号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进路内的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之间安全联锁关系,把计算机技术、继电技术、接口技术、通信技术等知识综合在一起[1],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铁道信号类知识结构的载体,也是技术性、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铁道信号专业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根据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信号工(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修)岗位,以车站信号系统为载体,结合信号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和专业技能要求,按照《铁路信号维护规则》《信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文件要求,制定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的课程目标,明确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
(一)课程目标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对铁路车站信号系统进行维护,对信号设备的参数进行分析、诊断,协同其他铁路部门进行应急处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车站信号系统维护的岗位职业技能目标,成为铁路信号行业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定位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主要培养学生对铁路信号设备、元件与器材识别、应用、维修能力,为培养铁路车站信号系统检测、维护、故障处理岗位技能奠定基础。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的后续课程有铁路信号识图与施工、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储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该课程学习的内容也是铁路信号工(车站与区间信号维护)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内容。
二、传统的车站信号设备维护教学存在的问题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设备及其电路维护为教学目标,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并未突出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
(一)课程内容多,学生有畏惧心理
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包括电气集中联锁、道岔控制电路、信号点灯电路、计算机联锁等内容,存在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学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对本课程有一定的畏惧心理,造成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实训环节学生参与度不够
学生进行实训时,按照实训指导教师指导或演示内容进行设备维护或故障处理,而对实训过程中涉及的原理理解不透彻,造成学生实训结束后仍然对所学内容掌握深度不够,更不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课程考核难以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当前,各同类高等院校中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的考核方式仍以笔试为主。而这样的考核形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更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動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该课程应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教学过程缺乏信息反馈
课程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把教师和学生绑定成一个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注重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影响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也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的重新设计、影响教学水平提高等。
三、车站信号设备维护教学改革
依据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加强学生对车站信号设备维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整合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工作任务整合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2]。将《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分为四个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有若干学习目标,遵循学生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和由易到难的学习认知规律。同时,学习情境包含了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三部分,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大量的现场设备及其维护图片、Flash动画、教学录像、PPT课件、标准化作业流程等,增强课程课件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同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创新,有效推动课程教学。
为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利用校园网开发《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网站,并不断完善和丰富课程网站内容,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三)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训教学
实践教学能强化理论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推进实践教学多样化,形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内实训主要是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单项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实训涉及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练习,由教师给出实训项目和技术标准;学生根据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具体的实训方案,完成实训内容。现场收集了大量的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案例,并从中提炼出了典型案例,制作“故障模拟盘”。教师通过故障模拟盘设置故障,学生通过试验,分析该故障现象、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范围,然后利用图纸、仪表,按照故障处理程序查找、处理故障,直至恢复车站信号设备的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