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崇德
摘 要: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入门阶段,小学习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其教学的有效性与语文成绩休戚相关,应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习作没有什么秘诀,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好读书、细观察、多读书、常练笔、坚持写、勤修改”。经过多年的习作教学体会,小学生习作教学要把课内学到的知识,通过课外不断训练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在生活中感悟,课堂教学中速写,课外阅读中积累,想象训练中创作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助力;小学生;习作;有效体会
一、在生活中感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和练笔的积极性。”我是一名偏远山村的教师,所教的孩子都生活在农村,在他们生活的天地中,同样有许多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点滴事情。在这些事件中就蕴含了很多的习作素材,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不拘泥于身边的琐事,,小到家庭成员、教师同学,大到社会、时代发展,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写人记事,只要学生有意识地去感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例如:学校举行“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就让他们写活动的过程,表达快乐的心情。进行一次植树活动,就让他们写劳动的过程,注重写人叙事的习作特点,分享劳动的成果和快乐,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好多同学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成了留守儿童,就要求他们写《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来吐露孩子们的心声,二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从而感知父母的艰辛,进而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的同学目睹了人间的真情,我就要求他们把心灵的触动写下来,看到下雨、下雪的自然景色,就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把看到的写下来。几乎每周都有大小习作,就这样坚持写,对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提高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二、课堂教学中速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重语文中的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习作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和片段都适合学生去模仿。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儿童模仿前人,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就可立即仿写《我爱家乡的人生果》,学习了《长城》就可写家乡的《天梯山石窟》,学习了《第一场雪》就可写冬天的《第一场雪》等等,这就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迅速仿写,不断坚持写,就会突破习作难题,达到习作训练的目的。
三、课外阅读中积累
读、说和写是密不可分的,读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读说的升华。课外阅读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好读书的兴趣,与书做朋友不断求知,获得真知灼见,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大有裨益。所以,在注重课堂训练的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丰富知识,并且把所看到的讲给别人听,从而达到由读到说的训练。特别要对优秀篇目中摘录的好词好句予以理解、记忆。把握写作特色,理清各个自然段的意思,感悟作者的情感等,还可写读后感,使读写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养成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扩大了知识面。
四、灵感思维中创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离不开捕捉灵感,也离不开想象的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灵感,写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可以有效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续写作文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内容都留有空白,此类文章是进行想象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学完后要抓住学生创作的动机,进行续写,以便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培养。
2.假想作文
这类作文是假设某种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联想,予以补充。例如:《假如我是校长》,我将办一所环境优美、人文和谐、教育质量一流、心目中的农村小学;《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写出好多童话故事、小说和美文等;《二十年后的我》,写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为了未来的我而不断读书;《三十年后的家长》等这样的文章,诱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思维。
3.科幻作文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通过电脑、电视、广播和书刊等媒体学到许多成人未知的科学知识,也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通信方式无意中学到了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为此科幻作文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要,如《熊出没之探险日记》《赛罗奥特曼》《我发明了××》等为题让他们编写科幻故事。这类文章立意新颖,想象丰富,思路开阔,创造力强。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习作创设愉悦的气氛,善于捕捉习作动机,老师“下水”练笔示范,及时引导,充分肯定成绩,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努力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毛病。
参考文献:
[1]路永斌.如何构建小学作文教学高效课堂[J].文学教育(上),2017(2):82.
[2]赵怀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西部素质教育,2017(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