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初探

2018-10-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秀平
  摘 要:2010年8月,甘肃省新课程改革顺应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全面拉开帷幕。随着新课程的学习和实施,老师意识到了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教学实践和提高学生分数,而忽视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改变和学习的机会,怀着对新课程实施的期待和惶惑走进了新课改。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程实践之初,我们遇到了以下困惑与问题。
  1.新教材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面对有限的课时,即使把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依然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总感觉内容没有讲透,给学生吃了“夹生饭”。
  2.新课改对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似乎受益更多的是学生,教师的负担不是减轻了,反而是更加重了。
  3.知道新课程对学生益处多多,就是不知如何把新课程教学和高考有机结合起来。
  一、初高中衔接问题
  我校的高一新生生源来自于初中不同的学校,学生在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和词汇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地做了一些衔接工作。
  1.词汇衔接。新高一开学之初,及时组织高一备课组老师熟悉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录中的初中词汇表,把其中属初高中衔接阶段需复习巩固的重点词汇连同例句,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前和下午到校上课前反复朗读并督促背诵;组织单词竞赛。这些举措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词汇量在短期内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新课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高一开学第一节课,领着学生熟悉模块的构成,高中阅读课文要怎样学,要培养哪些阅读策略,怎样预习,准备什么样的词典,如何记笔记、纠错及书写,有了这些具体的介绍、要求,为学生平稳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新课标英语教材的整合
  众所周知,新教材的容量大,内容丰富,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那么灵活地使用教材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和替换呢?我们在教材的取舍中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把握好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不随意取舍。
  2.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目标五个方面的内
  容,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3.注重反思和自身评价。教材进行调整和重组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和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提升。
  三、阅读教学
  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困惑:
  1.学生课前是否需要预习?新课程一方面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预习能力要培养,另一方面又主张课前不预习,这是否是矛盾的呢?
  我校英语在旧教材的教学中,通常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每单元的阅读课文也是在学生已经读了几遍的基础上进行讲授,但是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意识到这种方法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而且对于难度较易的课文,预习容易使学生失去对新课学习的好奇心。怎样处理这个矛盾?我认为,预习不预习不可一概而论!我们可以根据课文词汇及语法的难易程度,有的课文要求预习,有的课文则不要求预习,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保证课堂的容量和节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2.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语言点?
  传统做法:直接扫除语言障碍,达到快速阅读和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
  词汇:根据语篇词汇的难度和重要性确定教学方式。
  语法:“先感性,后理性”,学生带着新语言点去直接理解语义,自己去感知并试图理解新的语言项目,然后教师再讲解语言点。因此,语言点的教学应放在整体阅读后进行。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要给学生较为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同时要体现阅读课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由概括到细节,由表层到内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
  四、写作教学
  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课上完成—教师批改,学生写来写去,还是不知道怎么写,还是满篇错误。教师批一个班60~70学生的作文起码得3个小时,还别说一个老师不止带一个班,真的是苦不堪言,但是學生写作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背大量范文(熟背范文20篇,不会写作也会编),大多数孩子即使背了范文,也是背了就忘,写作依然用不上,渐渐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渗透到每天的教学中去。
  1.抓基础,以五种简单句的教学促写作。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贯穿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的教学,引导学生先学会写正确的且漂亮的简单句。
  具体活动如下:(1)句型转换练习,训练学生用不同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内容或意思;(2)根据所给的句型、短语或词汇造句;(3)运用所学的句型结构或语法规则连接或扩展句子;(4)根据中文提示或上下文提示补全信息。
  2.以听说促写作。利用新课程倡导的过程写作法。根据听力材料和阅读课文的话题,要求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获取写作资源,,进行口头输出,然后进行写作。写完以后小组交换批改,教师巡回指导,再进行评价。然后交换回去,改错。小组推荐好的习作,进行全班学习。
  3.用单元中的重点单词编故事,或给课文写Summary,续写课文故事等。
  “教有法,教无定法。”作为英语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多方学习,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改大潮中站稳脚跟,才能真正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智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
  [2]张燕.从高中英语观摩课看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J].新课程(中旬),201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