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8-10-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董永恩
  摘 要:在大力推广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活动中,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需要教育工作者全方位把握。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提问要有深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问要有助力,能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问要有实效,能从实际和效果出发;提问要有创新,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要有价值,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大力推广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成为知识获得者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那么,怎样才是有效的提问呢?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同仁们交流交流。
  一、提问要有深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课堂中所提的问题不能过分高于或低于学生的水平。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教学效果。例如,在教《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我们就可以由浅入深地依次设计下面这些问题:最初的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作者说它是仙湖?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的消失出现了怎样的恶果?你所知道的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文明的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上述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这样也很好地进行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要有助力,能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以《斑羚飞渡》为例,我在和学生学完了悲怆的“飞渡”之后,依次设计了如下问题: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斑羚飞渡的动词,简要复述“飞渡”经过,可利用动作或手势。
  2.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作为一名旁观者,你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3.悲壮诀别时老斑羚会对小斑羚说些什么?
  4.假如你是小斑羚,你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抢着回答完这些问题,我的课堂效果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感悟,思想得到了启迪。
  5.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些什么呢?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阶梯式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提问要有实效,能从实际和效果出发
  提出问题还要注意时机,如果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威尼斯商人(节选)》一文中写道:“鲍西娅:我对于这个案子的详细情形已经完全知道了。”如果在分析课文时提出“鲍西娅为什么一上场就了解案件,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不可能准确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威尼斯商人(节选)》的主要教学内容,,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如果是在课文分析完后,再提出这一问题,学生就可以回答准确深刻了:鲍西娅是一个热情大方、深明大义、沉着机智最终打败了夏洛克的律师。她没有封建社会贵族小姐的那种精神状态,但她调皮活泼的性格也显示出她是一个多才、多艺、有很多办法的人。
  实效提问中有一个问题我们绝不能忽略,那就是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感觉教师在注视、在期盼,在等待中实现师生情感的碰撞与融合。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提出的问题才有实效,这一点必须注意。
  四、提问要有创新,能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创新”,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探究問题的兴趣,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同样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节选)》时,首先可提问,“世界文学领域有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笔下凶残的夏洛克、巴尔扎克笔下狡黠的葛朗台、莫里哀笔下多疑的阿巴贡、果戈理笔下迂腐的泼留希金)是哪些人?”这样,学生们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热切的求知欲而参与学习,这样不但很自然地引出了新课——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莎士比亚笔下夏洛克这个吝啬鬼的吝啬,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课堂达到了一个教学小高潮,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提问要有价值,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当然了提问还可以单刀直入,直接进行。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出的明确发问:“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中如果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就会使课堂死气沉沉。
  因此,我们一节课要有几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目标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设问为什么文章开头不写孔乙己而是写鲁镇的格局风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教学《沁园春·雪》一文,可以提炼一两个大问题:“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有哪些优点? 他们又有哪些不足?他们也曾成就了帝业,为什么毛泽东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生研读课文的主导,这样一来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
  “闭门推出窗前月”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失败,“投石冲破水中天”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佳境。我们要使课堂富有活力、富有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对课堂对老师的期盼,正是我们语文老师对“艺术提问”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潘芬.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J].中外交流,2017(45).
  [2]王欣慧.以生为本努力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散文百家(下),2017(2).
  [3]王敏.提问:让语文课堂增色添彩[J].大江周刊(论坛),2013(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