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改实践

2018-12-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杨伟芹 本文字数:2369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基础,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因此,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促进教学改革,则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教改实践。
  [关 键 词] 计算机应用;中职教育;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75-01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已经不仅仅是中职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更是中职学生应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的摇篮,需要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应人才需求的教学改革,以便找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加强人才培养。
  一、优化教学课堂方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水平分类教学法
  基础的分类方法: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多数学生通过中学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进入中职学校后我们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进行分级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引导启发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进行辅助性教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讲授、示教、增加辅导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或以第二课再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选学课,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掌握统一内容后共同参加项目的实训学习。学科分类:结合新课改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以及与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量结合,首先将学生分为专业与非专业,再根据学生所选择的类别展开实际的内容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列举或是案例体验进行教学,以教材中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与培养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情境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对护理专业学生,通过模拟医院中临床工作中,要求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对患者住院费用统计的案例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
  1.项目背景:在市人民医院的某科室,要求护士对本科室的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初步统计,以便使患者对每日的花费做到一目了然。假设学生作为医院的护士,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学生开始对所有的患者消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利用自己在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去完成这个任务。经过学生的基础工作收集完各种数据后,他们打算通过建立Excel表格对患者住院费进行管理。
  2.需要制作的表格内容:“药品使用数量表”“药品价格表”和“病房统计表”三张工作表。
  3.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药品的价格、患者住院额和病房数等进行汇总;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对各病房的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统计。
  4.患者住院费用的计算方法:利用Excel表格中的VLOOKUP函数,在记录“药品价格”的工作表中查找所有药品所用材料的进价以及成品后的价格,利用公式对住院费用进行计算:住院费用=药品售价×售出数量,医院营利住院费用=(药品售价-所有药品的进价)×售出数量。
  5.数据分析:按“各病房”对营业额和毛利润进行统计,获得每病房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医院的毛利润;按“病房”对患者住院费用和医院毛利润进行汇总,再通过降序排列找出本科室所治疗的患者各病种所需住院费用;采用“嵌套分类汇总”对各病房的患者住院费用进行操作分析;使用数据透视表或图示对各病种费用情况进行统计。
  二、对教学的考核方式改进,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建立相关的网络考核平台
  可以建立一个涵盖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训项目库、日常作业库以及測评试题库的网络平台,将学生的学号作为登录凭证,教师通过系统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实训成绩、作业的完成度并给出相应的成绩,考卷随机生成,形成特有的考试项目,学生需要在系统所给出的时间内提交试卷,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分。而对学生期末的综合测评成绩应有完整的计算模板,而不是一味地以期末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比如,综合成绩=平时课堂实训的成绩×30%+日常作业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管理。
  (二)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考试
  考虑到将来学生的就业时,会面临双向选择,那么,如果学生拥有相关资格证书或等级证书在就业时就会增加自己被录用的机会。因此,会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应的考试。例如,中学校开展的CEAC计算机技能考试,使我校毕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在“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对中职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专业技能的建设。使学生在不断发展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为以后在社会上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安娜,孙维福.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6,26(9):226.
  [2]焦铬,范双南,刘辉.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2):23-26.
  [3]叶娟,陈君梅.培养职业能力,笃行创新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8(1):253-25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