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玲 车晓翠 郄瑞卿 本文字数:2456
[摘 要] 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在科学分析课程群内涵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学科体系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作了深入研究,并尝试基于课程群建设的内涵,,结合管理学科大背景,构建土地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模式。
[关 键 词] 课程群;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学;课程群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08-02
为适应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自1987年土地资源管理及其相近专业开始在我国高校中设置。从学科体系上看,与地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隶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但是,由于所开设的院校背景不同、学科基础差异以及师资力量不均衡等多种原因,课程体系设置差别较大,同时,由于专业的学科交叉性明显,学科归属不同,学院的归属也具有很大差别。如,在管理类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类学科开设的课程间缺乏配合,衔接不够,内容割裂,教师间缺乏沟通;缺少项目依托,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等,亟待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重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因此,学者们认识到对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实现知识的贯通与交融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讨了专业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模式。近年来,为发挥特色教育、提升专业外部竞争力,各高校大力倡导课程群建设的课程改革模式。对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重构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1-3]。
总体而言,在现有文献检索的范围内,学者们从以下角度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群界定及特征
有关课程群的内涵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课程群”是以学科划分的,学科内的课程的集合,围绕本专业的某一类知识主题,将关联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联系在一起,对基础知识、典型方法和主要问题进行凝练与整合,最终形成有机的课程系统。
从课程群的特征分析,首先,课程群建设是以相同(近)学科的若干纵向系列相关课程知识经重新设计整合而形成的新的有机课程知识体系,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课程群是一有机整体,它反映了课程群内各课程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突出教学方法的系统运用。最后,課程群建设要充分考虑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依托学科与建设背景不同,通过课程群建设更加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使教学内容更切合社会需要,具有区域性与地方性。基于以上三点特征,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课程群建设的实施周期长、见效慢。因而,为保证课程群建设质量及其稳定发展,必然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完善其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二、课程群结构建设研究
(一)课程体系研究
黄贤金等(2001)[4]、吴壮金等(2006)[5]、赵华甫等(2009)[6]等结合新的教育理论、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等,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公共课和专业课、实践环节、课程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研究了课程体系建设,对专业的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任务。
(二)课程内容组织与教学组织研究
杨小艳等(2011)[7]、苑韶峰(2014)[8]、蔚霖(2016)[9]等结合新形式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特点,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从学科、平台、师资、硬件等方面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在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强化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加强实践环节,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机制等。
(三)应用导向研究
曾晨等(2017)[10]通过调研得出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呈现多学科特征。当前国家战略中对土地管理人才需求,使各高校形成各具特色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动态调整机制;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更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因此需创造适应未来需求的一流本科教学环境。
三、吉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践
吉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土地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体系构建
作为农业类院校,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更偏重经济管理类课程。鉴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与学科特点,在管理学科体系下,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各门联系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联系起来,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层次与联系的课程群体,对课程间逻辑关系、学习次序给予把控、实施课程的重新规划与设计、剔除重复课程、填补空间课程以实现学生培养、教师合作、课程优化的最佳途径。从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实践课程群三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群。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保障课程群建设质量的首要条件,衡量课程群建设成果的首要标准是师资队伍能力强、素质高。当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有师资力量在职称层次、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任教师中,教授为22%,副教授44%,讲师34%,40岁以下年轻教师55%,三分之二的教师为外校获得学位。为进一步形成最佳的结构配置,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群的特点及内在联系,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课程教学组织的需求,最大化地利用现有教师资源,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与能力发掘,同时,注重引进人才,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