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演讲与辩论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冯聪 刘煜 本文字数:2211
  [摘 要] 基于演讲与辩论对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其实际运用的薄弱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日语为例,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演讲与辩论;日语;外语教学;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47-01
  一、对教学的帮助
  演讲与辩论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一致,在专业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语音、语调、语速、文法等外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摆脱哑巴外语。
  同时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课外人文知识的积累也有极大帮助,首先需要查阅课外资料,明确自己的观点,再将其清晰、明了地传达给听众。演讲后的提问环节、辩论时的交流、论证环节,都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质疑、思考。
  二、现状和问题
  基于其积极作用,外语专业的教学中演讲与辩论的训练不可或缺。以日语为例,新时代的日語教育,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课程设置的基本方案,其中核心课程与以往相比,增加了演讲与辩论这一课程。[1]但是这一方案,尚在筹备阶段。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日语专业,并未开设专门的演讲与辩论课程。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集中在会话课,主要是固定模式的情景会话,训练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限。而开设演讲与辩论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地区、课程设置、教师以及教材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少问题。[2]
  因此,课堂上演讲与辩论的训练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是演讲比赛、辩论大赛,有社团所组织的,也有学校、省市级部门或协会举办的比赛。社团所组织的以兴趣爱好为主,专业性弱,能丰富课外业余学习生活,但对外语能力的培养有限。省市级部门以及高校协会联合举办的演讲辩论比赛,,专业性强,能力要求高,参与门槛高,只有极少学生能参加,一个学校,一般只选拔一两名高年级优秀学生参加,代表的是本专业最高水平,更多关注的是比赛、交流和荣誉。而本校院系所举办的,有专业度且参赛门槛不高,但存在学生和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忙于课堂教学和科研,没有太多精力开展课外活动,举办次数有限。
  综上,演讲与辩论在外语教学中,实际没有得到太多运用,存在课程建设初期专业性不足,参与门槛高,学生或教师积极性不足,参与度低,举办次数少等众多问题。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
  故而,本文思考可否将演讲与辩论的训练导入外语的课堂教学中。
  (一)时间
  所需的课堂时间不多,单人演讲5~10分钟左右,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不影响主课知识点的传授。辩论所需时间较演讲长,但参与人数多,无需每日举办。查找资料、写稿子、语音和仪态训练,都是在课外完成的环节,花费的大部分是课余时间。
  (二)空间
  所需要的设施条件简单,只要有讲台、评委、一定人数的听众,即可开展演讲与辩论,现在教室基础条件不必说,还有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施,可以满足学生演讲时的设施条件需求,学生充当听众,老师充当评委,适合开展演讲和辩论。
  四、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开设第二课堂
  专业课程建设起步困难,那么可以考虑开设第二课堂,对学生奖励学分,对老师奖励工作量,解决参与度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二)课前导入
  课堂教学有课前导入的过程,新知识点的铺垫,或是听写、背诵等方式,而演讲也可以作为课前导入融入课堂,既能丰富课堂,活跃上课气氛,也能改变单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
  (三)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课堂的引导者,这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新亮点。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在课后完成学习,课堂中就具体话题进行探讨、思辨、解决,这是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方式,演讲与辩论完全符合这一教学要求,可运用于高年级的外语教学过程中。
  (四)团队学习
  演讲与辩论的组织方式灵活,内容、时间可按照课堂条件进行调整,形式多彩多样,不单是个人发表,还可组织团队合作,就所学知识选定小组负责人,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撰稿,有的学生负责演讲,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作业和表现性评价
  课后作业,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可布置表现性评价任务,让学生将学习成果以口头发表等形式表现出来。目前重视书面作业和笔试的评价,限制了外语学生的活学活用和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需要教师通过改变以往的传统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去实践运用。
  综上,演讲与辩论对外语教学起到非常积极的帮助作用,也具有课堂上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但目前其实际运用并不理想,专业课程尚在构建,所以可采取第二课堂、课前导入、翻转课堂、课后作业等方式运用于课堂,在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按教学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予以表现性评价,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修刚.新时代中国专业日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1).
  [2]王玉芬.日语演讲课程中存在问题初探:以吉首大学为例[J].科技信息,2014(9).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