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职业院校“9S”校园文化建设

2019-01-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曾红彪 陈会琼 本文字数:2501
  [摘 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课题,将现代企业的基本管理方法之一的“5S”有效嫁接到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积极探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 职教;校园文化;9S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0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
  出的新挑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决定》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等六部委今年又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在《办法》中进一步指出: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开展校企合作应当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高素质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专业技能,是指在某个专业领域所具备的专项工种技能操作水平;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包括相关的专业工种理论知识、专项工种技能操作技能、职业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职业精神,是与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操守,是专业水平、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精神的高度统一。“工匠精神”是对职业精神的内涵——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守业等多方面的高度概括。
  “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是一种专业精神文化,对企业而言是融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职业学校则是一种崭新的、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载体的,以学校德育教育为表现形式的校园文化。那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创建自己独具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呢?有没有一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以“工匠精神”培育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呢?“工匠精神”所反映的创业、立业、敬业、勤业、守业等多个方面内容在何种企业文化中具有集中体现呢?这是值得所有职教人共同探索的重要課题。
  二、“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原取于其培养出来的一流的“木工匠士”。概括性地说,“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多方面内容。
  “工匠精神”产生和形成于小农经济的“农耕文化”的远古时代,当人开始从制作生产工具向制作日用品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工匠精神”,即源于“百工出,千具足”。因此,最早的“工匠精神”是源于个体工匠的,是源于“师徒传承”,源于“养家糊口的竞争”,源于对“工具制作向工艺品制作转变”的文化自觉和艺术追求。但是,当现代工业化大生产成为我们当代工业社会的基本特点开始,“工匠精神”就演变成一种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这种以企业为特点的文化培育的主要载体肯定有其特殊的人文环境——企业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就说,我们必须把个体的“工匠精神”融注于企业化大生产的工厂车间之中,为产品品质提升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中国制造2025”的大国战略服务。
  因此,以“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益求精的品质、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全体产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那么,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在哪里呢?自然,以现代化、智能化、集约化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仅仅只一味地追寻“师徒传承”的“工匠精神”培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把目光投向企业本身和为企业培育产业工人的职业院校,并将两者的培育方式、培育模式有效地嫁接起来,这种嫁接的载体就是“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而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则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内容。“5S”管理和ISO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最基本的核心内容这已是多方共识。而ISO质量管理的实质是以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的,是以过程控制管理为手段的管理体系,它在运行过程中所依赖的方法从根本上分析则是以“5S”管理为特征的现场管理方法。因此,我们说“5S”管理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毫不为过。因此,强化“5S”管理培育可以做为培养企业员工“工匠精神”的主要路径之一。
  三、“5S”管理的基本内容
  “S”管理源于日本以“追求效率、追求品质、追求发展”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1986年,日本5S著作出版,并明确“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就简称为“5S”。并由此掀起学习、应用、推广“5S”的热潮,并由于其在日本企业现代化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助推了日本当年产品品质的大幅度提升。
  的确,在现代企业开展的“5S”管理活动,能有效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鼓舞员工士气,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正由于其显著的管理特色,“5S”管理逐渐被东西方现代企业广泛应用。
  四、有效将“5S”企业管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更快更好地培训高技能人才,已被视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的战略举措,有效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
  职业院校由于其区分其他院校的“职业专业化培育”特点赋予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将企业文化有效地引入校园,并走进课堂,融入学校德育教育。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