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议农民工焊接技能培训方法

2019-01-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赵小华 本文字数:2346
  [摘 要]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低,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影响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在焊接培训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异步、分层递进式教学法等来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
  [关 键 词] 农民工;职业素质;焊接培训
  [中图分类号] TV54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88-01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0版”,逐渐发展到现在的“3.0”版,足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大多数农民工的焊接培训都采用“边干边学”形式,操作缺乏规范性,专业理论知识更是缺乏。怎樣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农民工真正成为能干、会干、知道为什么这么干的技能型农民,来谈谈自己总结的培训方法:
  一、分析学情
  只有了解学员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使培训不流于形式
  1.农民工学员年龄梯度大,在18~50岁之间。
  2.文化程度差距大,有的学员小学未毕业,有的为高中文化。
  3.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有1~2年的打工经历,有一定的技能基础,,而有的一点基础都没有。
  4.严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
  5.偏重于技能学习,对理论学习信心不足。
  6.安全意识淡薄。
  7.学习积极性较高。
  8.他们的需求相同——掌握一门技能。
  9.培训时间较短。
  二、因材施教
  (一)分析教材、拟定课题
  培训教材均为针对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生教材,如果只是简单地压缩或是减少内容均不能达到培训目的,因此结合学情重组教材内容,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科学安排课题顺序。
  1.技能训练部分:遵循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原则,上一课题为下一课题打基础,在下一课题中巩固上一课题,同时各课题之间要体现科学的联系性和连贯性。
  2.专业理论部分: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实训课题中,把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点设计为技能训练课题,在技能训练中轻松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具体课题安排如下:
  课题一 焊接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课题二 焊接概述及职业道德要求
  课题三 低碳钢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型技能训练——常用电弧焊 焊接设备与工具
  课题四 坡口対接平焊训练——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课题五 平角焊训练——焊接接头形式及坡口形式
  课题六 立对接焊训练——焊机极性及其应用
  课题七 对接横焊训练——焊条
  课题八 管件全位置焊训练——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课题九 CO2气体保护焊训练——焊接变形及防止措施
  课题十 气割训练——气割原理及条件、先进焊割方法介绍
  (二)采用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异步、分层递进教学方法
  1.针对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对理论学习信心不足的现象,采用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理论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学员先参加实践操作获得比较充分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理论知识不再显的空洞、抽象,使他们接受起来更容易、理解起来更轻松、学习起来更有信心、记忆起来更牢固、弥补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分离的不足。但是一体化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技能训练知识点与理论知识点怎样优化组合,切实起到理论指导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的目的,例如,常规的教学是将“焊接缺陷”这一专业理论知识放在最后,而我将其放在课题四中,使学员们在课题三的训练过程中感受焊接的“不尽如人意”,即缺陷的存在,引起学员的重视,提高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再在课题四中来学习这一知识,就非常容易了,同时这样组合对培养学员质量意识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这一理论知识将服务于后面各个技能训练课题的训练,使学员带着目的地来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2.针对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采用异步教学、分层递进教学法,既注重学员群体教学又注重个别差异教学,使两者相互配合、渗透和补充。具体实施方法是:将学员分层次,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然后采取区别指导、异质组合训练,结合分层评价,使每一个农民工学员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例如,对于技能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将培训的侧重点放在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和等级的提高上;零基础的学员,其培训的重点放在扎实的基础训练,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3.将安全、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培训工作中既注重技能的培训,又注重思想品质、职业素质的培养,更不能放松对农民工安全意识的培训,达到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的目的。
  通过对前期参加农民工培训的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运用以上的培训方法,可以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获得其所需的知识,最终使培训质量与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90%左右的农民工取焊接相应的等级证书,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德俊.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新世纪专业教学研究精品文库机械教学(第一卷)[M].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