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究

2019-01-3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彭毓梅 本文字数:2677
  [摘 要]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从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220-02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提出:“职业指导是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的一种过程。”也就是指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结合对自身的分析评价,从而在面对各种社会机会时,能寻找到自我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性。这中间既包括了对学校“潜在职业人”的指导,也包括对社会“现实职业人”的指导。职业高中学生作为“潜在的职业人”,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前,能否接受系统而有实效的职业指导,在其个人专业化成长及社会化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素养。”那么,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二、当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存在的困难
  1.“00”后学生思想活跃,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既不喜欢理论知识学习,也不擅长理论形式的学习,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
  2.当前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呈多元化趋势,青年学生较易受到社会上某些不遵守职业道德而“发财致富”的实例等负面现象的影响。不少学生觉得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只是教师的说教,对知识缺乏认同感,逆反心理突出。
  3.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感悟和行为养成的客观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目的认识模糊,教学观念、教学手段陈旧。课堂教学中忽视学法指导,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依旧在唱“独角戏”。
  2.重口头说教,轻知行合一。不少教师仍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考查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3.重教师讲,轻学生悟,“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德育课堂缺少学生的探究和参与,“教死书”和“读死书”并存。
  三、构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对策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构建了一套“实践性教学”模式,即“学生课前预习—师生依据实例设疑—学生质疑再阅读—研究讨论—教师点拨—实践养成”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行为和在实践中形成正确认识、养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实践行为。学生的实践活動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学习过程的始终。这种模式把教法、学法和用法有机联系在一起,既注重教学,又重视学法的指导,更注重“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做人、做事的良好品德。要有效发挥职业指导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需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转变教师观念,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育人应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态度和认识不提高,所有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其次,教学中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动”起来。从“小动”(动眼看、动嘴读、动口讲、动脑想)到“大动”(培养习惯、践行),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将教学与社会生活“对接”,不回避现实的问题是最能引起“动口”兴趣的切入点。“兴趣是人们带有肯定情绪色彩的认识需要的表现,,兴趣可以使人积极地寻找满足其需要的途径与方法,维持和促进人们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要有兴趣,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要有好奇心,必须要有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娱乐之者。”结合学生周围发生的事,结合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所乐道的问题,能把他们牢牢吸引住。在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参与意识很强,此时布置其预习、阅读、讨论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行的教材内容是原则性的,不可能完全体现学生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实际状况。因此,要让学生动眼看、动口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将当地发生的、最新的、鲜活典型的事例引入课堂,给“死”教材注入“活水”,引导学生去分析,去研究问题。学生动口说,表明其参与了教学,他们的思路才能与教学同步。迎着学生认识上的热点、疑点施教,突出教学的针对性,联系实际让学生动口,才能防止教学中“假、大、空、远”的现象,学生才愿意学。
  确立“学生思维无禁区”的理念,引导学生“动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通融的心,一双欣赏的眼睛,给学生送去鼓励、赞许、期盼。如,在讨论“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时,有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要讲职业道德吗?”乍看是无理取闹,但教师恰好可以此为切入点,将问题抛给学生。可以做这样的引导:“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深刻,很有现实意义,给我们大家找了一个很好的课题。今天的作业就围绕这位同学的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让我们在现实中寻找答案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求知的天空中永远挂着一个个奇异的问号,教师要激起他们探索问号的冲动和创造欲望。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动手”进行创新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由于学生对平时与他们有关的、感兴趣的问题最有学习研究的渴望,所以联系实际最好能与此有关。如,组织学生学习“职业与职业演变”一节时,笔者结合东莞当前正在推行的机器换人政策,以“东莞市原来众多的流水线工人是怎样产生的?他们的前途如何”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在学习“职业素质及其构成”一节时,确立的课题是“南京冠生园为何宣布破产”等。通过对问题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学生转变成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实践表现,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地实现由能力教学转化为能力学习和能力应用。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