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妍红 严奉莲 本文字数:2615
[摘 要]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电子技术课程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那就是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一体化的基础上展开探索,主要针对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的特点,研究翻转课堂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更好地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经验。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228-02
电力和电子专业学生最基础的课程是电子技术课,该课程需要与更多的实践相结合。而且涵盖内容更广,涉及范围更大,基本技能实训地位也更突出。对技工或职业院校的就读学生而言,在该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较为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实训操作难度较大,较为枯燥,这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在这个恶性循环之下,学生的消极情绪会不断积累,会对该课程丧失信心。为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各个院校的教师都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希望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更灵活、更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介绍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电子技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将原本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电子技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特点
电子技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主要功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吸收能力,在向学生教授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实践,使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电学专业来说,如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通常虽然课时不少(模电部分288课时,数电部分180课时),但其中各个项目任务的制作调试会占用很大一部分课堂时间,如果教师要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对应的实践环节完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将其内容压缩,在有限的课时里,增大课堂容量,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相关知识的拓展不够、深度不够,学生对该课程听不明白,巩固时间不够,项目或作业完成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法恰好就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一种模式。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学习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都会涉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相关方面,这也使学生在入学前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从而能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展开讨论和探究类型的教学活动,通过适度的引导和仲裁,促进该类活动的开展,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将预习中较难理解内容进行解决的阶段,将这一部分联系起来,并在课后用实践和训练的方法进行巩固。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使得在电子技术课堂中翻转课堂模式崛起,并延伸到教学领域的其他环节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基础,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更替,教师的工作内容不单单是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课堂教学不再是“授业”而是“解惑”。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要想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针对性设计,并依据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優化与改进。
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课堂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制作成视频发布,并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和教师、同学讨论并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对课堂教学内容了解过后,学生还需要及时地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可以通过课后思考的方式,也需要结合相关的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查漏补缺,总结和归纳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在当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对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可以由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监控,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课中教学答疑解惑。在课堂教学中,要在课前做好规划工作,对于课中的教学内容要确定出比较合理的实际应用场景,并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关的问题和任务,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的思考环节,并将学生引入该堂课的重点中。准确地把握到这一重点内容,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预习工作。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的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增进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点评方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惑,对实践性强的项目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分组实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所教学的课程内容在现实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更好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采用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3.课后作业。在新模式下,课堂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电路分析、方案设计、写报告、资料搜集、实物制作、电路调试等,题目不宜多,但涉及深度和广度的题目难度可以适当提高。
(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
对于大部分电子技术课程而言,要想实现翻转课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必须要保证以下两个条件:(1)教师要掌握较高的电子技术,能够实现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或能够通过自身学习达到这一高度,需要将设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中,特殊情况要传送到互联网上,以便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相关内容,为学生的预习提供有利条件。(2)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学生所适应,学生能不断产生问题,并一一克服,面对挫折与挑战,学生在努力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进一步加快传统课堂转变为翻转课堂的进程,强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带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