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长生 本文字数:2230
[摘 要]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改革需要结合众创空间理念,如此才能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此为内容,进行几点具体分析和讨论。
[关 键 词] 众创空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18-01
“众创空间”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其平台更加广阔、手段更加多元化,同时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教学理念更加先进,这无论是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还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众创空间”视域下,创业培育体系的研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培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一线技能的目标,需要重视工学结合,对学生的培养要实践与专业双管齐下。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利用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高职学校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就是与产业结合开展“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因此其课程内容与体系更具实际生产需要的对接性、倾向性。而“双师型”的教师团队结构,可满足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向需求,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为其创新创业储备力量。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
在高职院校落实实践创新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完善课程体系,根据创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转化,进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素养。以此提升创客与创业项目的契合度,,为构建众创空间提供必要因素。
(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组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得不论在理论知识层面还是在技术指导层面,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利用导师库的构建,实现精准帮助与扶持。同时可选拔各行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组建专业的资源咨询团队,使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管理实践经验、创新精神品质,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指导。进而提升创新创业的实效性,并营造良性的创业空间,保证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一)生态系统代谢机制
在“众创空间”内根据创业项目、创业团队的需求而推陈出新,根据创业资源的交替变化而实现资源优选。通过代谢机制,实现众创空间内活力不断、生命力不灭,始终有新鲜血液。创客在众创文化、精神、平台资源的吸引下,带着创业项目聚集在众创空间内,层层选拔满足条件后才可获得入驻资格。在创客空间内因门槛遴选机制与竞争性淘汰机制的配合,资源与项目始终保持优质,以此实现众创空间生态资源永葆活力并对创客项目实现动态优化。
(二)异构资源整合机制
在众创空间内,由创客、创业项目、创业资源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形成了一张生态网。各因素间环环相扣、相互嵌套,以不同的形式关联在一起。众创空间内宏观层面战略的形成,是对战略性资源知识、新型技术、商业新兴模式等相关因素的重组、构建与再创造。众创空间内的技术性资源则是指,以资源圈内的技术性知识、服务、资金以及其他资源为基础,在创客空间平台上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核心优势的技术性能力。众创空间内的创新创业项目以宏观战略性知识与技术性知识为基础进行集成,以此提供客户需求的宏观战略或技术服务,通过异构资源整合机制满足客户需要的价值体系。
(三)能力動态提升机制
项目的运行,首先要经历创意概念产生的阶段,在众创空间提供的资源服务对接融合下,创业创新项目逐渐发展到雏形成型阶段,此阶段项目虽运行平稳但缺乏快速发展的动力。此时,能力动态提升机制的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创空间内,通过新鲜的资源注入、技术的革新、运营方式的调整、商业模式的完善等,使得创新创业项目逐步实现收获,进入新阶段。由此可见,在宏观战略调控下、技术帮助扶持下,创业项目的创新能力在三个阶段动态提升。
(四)用户价值创造机制
为更好地满足创客项目的需求,应当保证众创空间有充足的资源并可提供完善的服务。众创空间的基本价值就是满足创客项目所需。对此可利用“一对一”的模式为创客项目提供所需资源并保证服务的周到性。应以创客项目的实际内在需求为标准,根据其创新结构,对不同的创新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宏观调控,保证众创空间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以此实现其运行价值。
总之,进一步研究重创视角下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教育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的结果,也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刘广,阮锦强,马小惠.依托众创空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9-32.
[2]陈夙,项丽瑶,俞荣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特征、结构、机制与策略: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1):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