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论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2019-02-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徐玲 本文字数:2828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使会计教学深度改革以适应社会新形势。高职会计教学中,以就业改革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提升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举措。结合教学经验及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征,浅谈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会计教学;就业导向;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046-02
  一、当前我国高职会计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分工愈加细致化,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尚未完全转变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育人的阶段,对学生步入社会的就业问题缺乏重点关注。教育的初衷在于育人,而育人离不开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行为和就业成效,倘若仅停留于“广泛”或宏观的育人层面,而对实际的就业关注力度不够,则自然对今后的人才培养造成阻碍。
  (二)人才培养实践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职会计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培养的实践程度不够。高职会计教育,可分为会计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方面。从会计教育的整体性而言,理论教学远远大于实践部分,因而导致学生理论水平高而实践能力弱。事实上,会计是十分强调实践的科目,缺乏实践操作,难以切实感知会计工作的运行,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甚为不利。当前的会计教育,在教育理念及课程比例上,均对实践练习较为缺乏,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以面对日新月异的就业环境。
  (三)实验教学与工作不连接
  高职会计教学的实验教育强度不够。教学过程中,涉及实验课程的不少内容均是表面化带过,而对内在原理、推导、运行、反馈等环节缺乏深入的探索与分析。会计教学对实验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此外,即便开展实验教学,但受限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难以真实、全面地对照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验设置上理想模拟或简化成分较多,真实性有所下降。部分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分开运行,如手工模拟实验与电算化实验的分开运行,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整体教学效果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以就业导向为视角提出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其首要重心即是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加以调整。我国有句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属性,在不同的气候生长环境下,其结果产出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外部环境对内部机理的发育、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职会计教育工作也遵循“环境”影响的原理,应将信息时代对会计运行模式的影响和要求,在学生专业课程和实践教育中体现和强化。为此,在就业导向视角下,调整教育教学模式以符合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使整个会计教育具有教育和就业自然对接、天然传导的内在一致性,确保“学”和“用”信息的对称。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全面而深入地影响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事实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的繁荣。会计工作变得更加完整、细致,无论从理论指导到具体实践,会计体系对部门、企业、单位等团体的核心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因而会计工作的运行模式与以往相比变化巨大。基于此,教学过程中,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将由最基础的手工模式转化为电算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以信息时代对会计就业的技术要求(如Excel等统计技术灵活运用)和模式转变(从有纸化转向无纸化)反馈于教学过程中,从而让学生学为所用,提高会计学习的实用性和指向性,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加强实验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突出地位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一贯倾向于纯理论的教学理念,而对实验教学较为忽视。实验教学在整个会计教学内容中占据的比例较低,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夯实理论基础,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在未来的实践工作岗位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潜力,切实提升学生的会计素养。然而,在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加强实验教学。目前全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在应用电算化记账,所以我们高职培养人才的方向是企业需要的电算化人才,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加强会计知识、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流程与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知识迁移及创造力的重要举措。过于偏重理论知识教学,一方面导致学生“高分低能”,长于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客观上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思维敏捷而热情洋溢,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具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少,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次数或机会就较少,因而不利于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长久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毕业走入社会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远远大于对其理论知识的考量。部分学生由于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习惯于高度理论化的会计学习,因而在对会计技能、操作等方面不能较为良好地转化。为此,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会计实验课程的开展,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实验课程比例,完备会计教学的实验设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经济业务进行亲密的接触。
  (三)加强会计教学中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就業导向视角下,需要进一步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会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率上升。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有法。就高职会计教学而言,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针对具体的教学主题,要求教师能结合自身教学和实践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任务,灵活地掌控教学节奏。但归根结底,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开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扮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以引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传统的会计教学,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在一堂会计课上,教师过于侧重对知识点的传授,而关于学生的接收情况,教师则无暇顾及或者是难以覆盖。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会计知识的学习难免囫囵吞枣,不能做到有效地吸收及消化,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学习的积极性必然遭到打击。笔者认为,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应以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教学法为切入点。案例教学的好处,在于以某一主题为中心,以具体的问题为载体。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