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刚 本文字数:2453
[摘 要] 阐述保障高训中心产教融合在强化基地建设方面的价值体现,深入分析高训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及人才实践管理过程的漏洞,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见和策略,旨在完善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全面型技术人才。
[关 键 词] 高训中心;高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210-02
要想进一步完善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强化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素养,就应以提高教育水平,创新教学手段为着力点,切实解决汽车专业学生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毕业生的全面技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等。
一、促进高训中心实现产教融合的价值体现,完善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
高训中心是实施产教融合的重点实训基地,秉承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且要逐步改善培训场地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制定培训标准要求、创新培训形式及内容、强化师资水平等,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
(一)选择适宜的合作项目
高训中心建设实训基地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型技术人才。实训基地的功能是多样性的,主要包括为教学提供场地、为生产创造实践机会、培养人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培养人才。在建立项目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应当秉承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严格甄选企业的合作项目、确定实训项目类型、选择有针对性的实训基础设备。在敲定培训项目时,以国家的职业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为依据,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专业技能核心指标,选择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生产项目,确定生产类型和产品规格。
(二)选择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合作企业
高训中心实训基地在建设运行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合作企业的选择和教学组织方案的规划。
选择合作企业应当遵循如下标准:(1)企业在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规模,且性质属于高新技术类型,能够满足产教融合基地的基本要求,确保先进水平;(2)企业内部的基础人员建设水平高,有专业技术骨干,能够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做相应的指导评价;(3)企业在保证规模的同时,能够为大批量的学生提供实训岗位,甚至是顶岗实习机会;(4)基地与企业在保障人才培养的前提下,拓展合作方向,共同致力新技术领域的创新。
(三)选择适应实际培训标准要求的设备类型
在购置实训设备时,要注重设备规格类型的选择,建立健全采购机制体系,邀请所属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首先,购置的设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实训要求;其次,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及智能化水平,,选择行业内部的主流设备,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训技术及设备具有可升级性。
(四)规划设计培训课程类型
制订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规划教学进程,保证教学实施计划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深层次调查分析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构建科学的框架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板块: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理论基础知识、职业核心能力水平和职业拓展能力。
除职业道德素质以外,其他三个模块的组成还包括岗位能力的基础课程和个性化拓展课程。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课程,是经过行业的统一认证、企业技术团队的磋商、基地专家队伍的评估后统一协定的,企业将针对特殊岗位的特殊要求设置个性化需求课程模块,促进企业个性化需求与专业人才综合能力有机结合,这也是创新课程体系的价值所在。
二、汽车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高训中心为提升内部运行效益,重点拓宽社会渠道资源,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项目,激发基地的活力,促进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踊跃地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与此同时,在技术型汽车人才培养模式及学习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具体如下:(1)职教园区周边院校的公共实训基地在已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进行重复建设,没有充分利用政府平台的优越性;(2)职教园区内的师资队伍水平不足,无法及时掌握公共实训基地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的操作要领,导致汽车教学形式与实训项目的要求不匹配;(3)企业的实训机制存在矛盾点,内部学习积极性严重匮乏,使得基地的先进实训装备无法充分发挥价值;(4)职教园区的地理位置能够基本满足院校的各方面需求,但企业培训师和学员的住宿问题无法充分解决,且交通成本较高,导致基地政府平台丧失了本质性意义。
三、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分析——以无锡公共实训基地为例
综合分析上述问题,为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优势和价值,应当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培训体系
高训中心利用政府的导向作用和价值,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的实际需求培养专项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或培训机构的策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并实施管理。
例如,高训中心参考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社会培训机构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和成熟的课程体系,综合衡量其在招生工作中的优势,凭借公共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的培训体系。
(二)构建实训与生产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实训工厂是以实训项目为基础而建立的,凭借企业设备的先进性、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建设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实际生产线,促进工厂生产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实训与生产完美衔接的特色模式。在汽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下,以生产项目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汽车企业设计的用工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企业项目的运行核心和标准要求,锻炼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不需要经过试用就能独立完成工作,保障学生能够一毕业就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