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教师二元职业身份与外贸英语课程中的学习迁移

2019-03-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林旭涛 本文字数:2523
  [摘 要] 外貿英语课程具有其特殊性,学习者的知识结构需要针对真实情景进行加工以促进理解和应用。教学活动实施者必须了解并重视外贸英语教师职业身份的二元特性,并充分利用该特性在信息加工方面的贡献,促进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的学习迁移效果提升,同时为学习者构建适合真实语言运用的目标情境,令课堂知识更有效地转化为实际职业技能。
  [关 键 词] 二元职业身份;专门用途英语;外贸英语;学习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12-02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不同专业横向相切的选修课程不断增加,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在众多英语类选修课程中担当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趋势带来的影响,国内高校纷纷推出各类的外贸方向ESP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此类职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国际经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对传统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传统外贸英语教学中的瓶颈和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一)当前外贸英语教学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外贸英语学习者普遍反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专业性太强,出现理解困难、记忆困难等学习障碍,同时难以将从书本所学的教条式理论付诸应用,从而产生挫折感,甚至对学校课程的实用性产生怀疑。表明传统外贸英语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需要,在学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瓶颈,学习效果面临考验。笔者认为,只有正确认识外贸英语课程的特殊性,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外贸英语教师的职业角色,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正确地引导学生完成头脑中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迁移效果,卓有成效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二)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外贸英语的具体课程,如对外经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处理等都涉及大量的实务操作知识,从招标投标、贸易谈判、商品包装、仓储物流、货品检验到信用证等金融领域的文件审核和处理,以及后期的商务和公务单据的缮制,牵涉的不仅仅是术语和专有名词,,还有诸多国际法例和规则。对于很多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过渡来的ESP教师而言,难度非常大。针对课程的跨学科特性,现代专门用途英语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专业人员和语言教师的双重职业身份,才能成功解决上述问题。
  二、外贸英语教师职业身份二元特性对现代外贸英语教学的贡献
  (一)外贸英语教师的二元职业身份的产生
  除了大学英语教师这一常见职业身份之外,新型外贸英语教师还应具有外贸实务从业者的另一职业身份,这两种身份可以产生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效果。首先,外贸英语教师本身应具有教育者的身份,除了承担日常课堂教学任务之外,还必须分析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挑选或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材料;研究和分析相关专业领域的语言特性,如词汇、语法、句式、文体和语篇的结构和功能;评估课程和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外贸英语教师还应该具备外贸业务操作者的身份,这个身份指的是曾从事具体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并积累相关行业的直观经验,获得目标职业情境的实践性知识,搜集外贸业务案例,熟悉业务操作技巧和行业规则乃至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和贸易法规。
  (二)外贸英语教师二元身份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现阶段ESP教学将“以学习为中心”放在首位,其遵从的原则是:(1)真实性;(2)需求分析;(3)以学生为中心。换言之,其教学设计与实践既要满足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要求(理论型知识结构),也要满足其对未来工作的要求(应用型知识结构),且必须确保所学知识真实可靠。新型外贸英语教师二元角色身份正是针对以上目标需求产生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和合作教学模式所提倡的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异曲同工,是英语语言知识和特定应用型专业知识以另一种形式的无缝对接。例如,外贸英语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对所使用的教程进行筛选和评估,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选择高度专业化的教学材料,无论是书面教材还是音频和视频资料,都要做到和外贸实操的目标职业情境相一致,这种对教材真实性和贴切性的把握能力,和教师对相关职业语境的语言敏感性成正比,而语言敏感性是建立在从业经验之上,并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而获得提升的,外贸从业者的身份恰恰弥补了普通外贸英语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本身英语教师的角色身份确保了高水平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优势,更能准确解读国际贸易往来信函和相关商业文件,对业务的掌握更快,工作更高效,经验的获取和知识的积累所需的时间和精神成本更低。
  三、外贸英语教师二元职业身份在学习迁移实践中的教学意义
  (一)外贸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进一步来说,是指“在一种情景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对另一种情景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之影响”。在传统的学术观念中,迁移指的是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任务,个体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迁移,在其他情境下得以应用。建构主义认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内涵决定了它的逻辑外延,后者与学习者的心理外延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度。因此,知识的建构不能脱离特定的情境,学习者之所以能对知识技能形成深刻理解,是由于知识意义的理解主要反映在对知识的应用上,某种特定语言必须在特定的真实情境下使用,其意义才能被学习者真正掌握,该知识结构才能适用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由此实现广泛的迁移。如其他ESP课程,外贸英语的知识结构既包括陈述性知识,如术语释义、句式结构和语篇分析,也包括程序性知识,如商务单据制作、信用证审核和校对等,学习者对上述知识的表征和相关心理意象的投射都必须建立在真实可用的商业情境之上。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