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明鑫 本文字数:2398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助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关
键
词] 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82-01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全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高校面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建设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一、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充分认识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把创新始终放在推动高校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提升教师的履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校智库建设,重点开展政治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深讲透。
2.创新教育内容,构建完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挑选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上,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标准和要求。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与课堂知识相融合。
3.改进教育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载体,变“被动填入式”学习为“主动体悟式”学习,运用情景讨论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做协调发展的组织者,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新机制
协调是高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高校工作面广量大,需要我们树立大局意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1.构建上下贯通的立体式管理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久的系统性工程,要将行政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和各个院系力量融合起来,健全多个层级、层层管理的体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构建全员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增强“育德意识”,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道德培养的有机统一。
3.构建导向明显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考核的评估体系,开展评先树优活动,表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成效显著的学校、部门和教师,并进行经验推广。
三、做绿色发展的带头人,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绿色发展,就是在校园中做好舆论引导,营造健康、和谐、绿色的舆论环境。
1.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弘扬社会正能量。要着眼长远和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宣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了解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绿色氛围。要在校园开辟交流园地,发挥校园文化渗透作用,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方式,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团结互助、友爱他人的思想道德。
3.加强绿色教育实践,践行绿色生态价值观。在思想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社团活动,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节约意识,带头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四、做开放发展的开拓者,进一步开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野
开放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开放发展,要形成开放共识的思路,加强与外界的对话交流。
1.要有开放的视野,要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成功教育经验,不断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要用全局的眼光来关注世界与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并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防控各种西方意識形态的渗透和影响。
2.要有开放的心态,搭建学校与家庭、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开展社会实践、家校互通活动,让大学生体会到自身价值,并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五、做共享发展的实践者,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变化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共享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材施教,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和需求。
1.牢固树立共享理念,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共享发展理念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彰显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早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2.积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致力开发MOOC资源,利用互联网等有效技术手段,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学习资源。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知识、价值、情感共享,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为当前高校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新方向,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推进高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实践创新,以新思路、新手段提升学生全面思想道德素质,推动高校建设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艾楚君,甘均良.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3).◎编辑 陈鲜艳